有人到喜馬拉雅神廟朝圣。途中他看到一個瘦小的女孩汗流浹背地背著一個胖男孩。他同情道:我背個背包都覺得重,你多辛苦啊。女孩搖搖頭,燦爛地笑著說:“你背的是包袱,所以覺得重;我背的是弟弟,一點也不覺得重?!睈鄄皇秦摀?,而是喜悅的付出。
不在意熱,在意餓
查到一條東漢時期對一段高溫天氣的記載:“炎旱,傷谷,饑甚。”可見,那時候人們更在意的不是熱不熱,而是餓不餓。
讀小說避暑
一心理學家說,大夏天讀讀杰克·倫敦的《生火》可以感覺涼快一些:“他隨意朝地上吐了口唾沫,但一種尖利的爆裂聲驚動了他。他又吐了一口,發(fā)現(xiàn)唾沫還沒有落到雪地上,在半空中就爆開了。他知道零下五十度的氣溫能使唾沫立即凍結,著地即碎。毫無疑問,氣溫已低于零下五十度?!?/p>
相對的低碳
不能把低碳絕對化。獅子為了生存有吃肉的權利,它無法因響應低碳而素食;牛為了生存有反芻的權利,它無法因響應低碳而減少甲烷排放量;如果完全從碳排放的角度衡量,哺乳動物遠遠不如冷血動物低碳,無論你怎么努力。低碳永遠是相對的,是針對奢侈而言。
高處見幻象,低處見真實
在高處俯視云頂,云幾乎是一樣的,一片祥和,即便地面雷電交加;在低處仰望云底,云才各有不同,才能辨識云系,才是老百姓所說的看云識天氣。高處見幻象,低處見真實。
春天香自苦寒來
“又是一年春來早”經常被贊頌著,但“又是一年春來早”并非祥瑞,而是包裹著糖衣的氣候異常和物候反常。早來的春天,常常春如四季。風之調,雨之順,皆在于應和“四時行焉”的規(guī)律,季節(jié)的往復不能常態(tài)化地違規(guī)和失調。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恰逢其時最好。春天香自苦寒來……
讀天
第一重界,天就是天,天是你仰望時的所見所感;第二重界,天不是天,天是你在云圖上畫的圈,你在地圖上畫的線;第三重界,天還是天,天是豐歉是冷暖,是人們的憂傷與歡顏,是人們的夸贊和抱怨。第一重界看到具象的天氣,第二重界看到抽象的天氣,第三重界看到由抽象到具象的天職。
——與“讀天”人共勉。
子曰
子曾經曰過很多君子不宜的規(guī)矩。如果子活在今天,一定覺得很累:一會兒要捂嘴巴,一會兒要蒙眼睛,一會兒要堵耳朵。不過,子也曾經曰過:“君子不器?!比瞬粦衿魑镆粯佣ㄐ筒蛔?。子還曾經曰過:“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人待人處事,沒有絕對標準,沒有絕對禁忌。子在今天,一定是一位變通大師。
女人的幸福
奇怪地被一男性編導問及一個問題:“女人的幸福是等來的還是爭來的?”
從天氣說起吧。有些雨是等來的,有些雨是人工增雨爭來的;沒有云彩時等一等,有云彩時爭一爭。相信幸福是宿命就等一等,相信幸福是使命就爭一爭。題給神女峰的詩可以共勉:“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