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夕陽里看天氣

哪片云彩會下雨 作者:宋英杰


DIY看云識天氣時最容易混淆的:夕陽西下的時候,如果大片烏黑的云與地平線相接,便預示深夜開始就可能下雨。按照農諺說法就是:“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钡绻﹃栁飨碌臅r候,映襯夕陽的云彩不與地平線相接而是懸空的,一條條一塊塊,那么第二天反而是大晴天。正所謂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詞匯的標準

常有這樣的現(xiàn)象:流傳幾千年的某詞匯,一旦被某學科收錄為專業(yè)詞匯后,你使用這個詞匯時的智商便明顯下降。你說:狂風大作!有人會告訴你:24?郾5-28?郾4m/s的風才是狂風。你說:下大雨了!有人會告訴你:日累積降水量25-49?郾9mm才是大雨。你脫口而出:春天來了!有人會告訴你:平均氣溫連續(xù)5天高于10度……

氣象郵票

我國最“古老”的氣象郵票是1958年發(fā)行的“特24”郵票,3枚。

其中第一枚上面是東漢張衡研制的著名的測風儀器——相風銅鳥。它比現(xiàn)在通用風向標更具藝術效果。

第二枚是在一個電閃雷鳴的背景下,帶著探空儀的探空氣球。氣球肩負著了解高空風、氣壓、溫度的職業(yè)責任。當然,現(xiàn)在人們更多的是在各種慶典場合看到拖曳著大紅標語的大氣球。

第三枚展現(xiàn)的是大風信號塔。在那個年代,關于臺風的各種顏色的預警信號,是通過信號塔而不是電視預報傳播的。

第二組氣象郵票是在即將改革開放的1978年發(fā)行的“T24”郵票,5枚。(照片中郵票的擺放未按序號)

其中第一枚是“氣球探空”。注意一下,放氣球的可是一位藏族女探測員。

第二枚是“氣象雷達”。這在當時是最現(xiàn)代化的“武器”??!相當于醫(yī)院里探測疑難的“B超”哦。

第三枚是“天氣預報”。那時候用的還是手繪的天氣圖和很簡易的計算機(而現(xiàn)在,每秒上千億次的計算機都不算什么了),那個說天氣的預報員似乎還有那個年代“赤腳醫(yī)生”的影子。

第四枚是“氣象哨組”。當年的氣象哨有點全民皆兵的味道。階級敵人是敵人,壞天氣也是我們的敵人。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先生據說當年就是一個紅領巾氣象哨的“哨長”。

第五枚是“人工消雹”。像痛殲來犯之敵一樣,對著一片黑壓壓的云迎頭痛擊。那時候的人工影響天氣,雖然范圍小,種類少,但因為可以保護農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莊稼,所以在農村頗受禮遇。

除此之外,1959年的“紀64”、1960年的“特37”、1979年的“T41”中也都有氣象內容。體現(xiàn)的基本是孩子們從小對氣象的濃厚興趣。百葉箱和雨量計成為氣象的標志性物品。

在迎接21世紀來臨之際,中國郵政發(fā)行了第三組,也是迄今最新的一組氣象郵票“2000-23”,共4枚。

第一枚氣象衛(wèi)星我們的氣象衛(wèi)星是1988年9月問世的。現(xiàn)在我們既有極軌衛(wèi)星,也有靜止衛(wèi)星。氣象衛(wèi)星云圖已然成為氣象節(jié)目中最直觀的監(jiān)測方式。

第二枚青藏高原氣象考察這項內容不太為人所熟知,但它卻是認識氣象變化本原的一項基礎性的大規(guī)??疾臁?/p>

第三枚數(shù)值預報依托巨型計算機以數(shù)學方程計算天氣變化的物理過程,使天氣預報在專業(yè)預報人員主觀經驗的基礎上有了可資信賴的客觀依據。

第四枚人工增雨用飛機飛播凝結核可見現(xiàn)在的天氣并不完全是老天爺?shù)囊庵倔w現(xiàn),人們在一定程度上矯正著老天爺?shù)男袨?。有專家估算,現(xiàn)在每6滴雨中幾乎有1滴就是人爭取來的。

前幾年,關于氣象的郵品又多了“氣象節(jié)目主持人登上熒屏10周年”紀念郵折。作為一個集郵者,很慶幸能夠擁有自己職業(yè)題材的郵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