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偶讀(陳)曉萍的短文。文中描繪她在西雅圖的后院。院中有竹林可散步,有長椅石凳可休息,更有各式花卉待識別。西雅圖本是一個浪漫的城市,曉萍又是一個有情趣的人,有此后院,有此情懷, 也就自然了。
盡管如此,讀完曉萍的短文,我依舊不勝神往,想著不如搬去西雅圖吧,不如也去買個如此美妙的后院。但是又一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美妙的后院,或在心中,或在屋后。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我推開寫不完的文章和改不完的作業(yè),沏一壺茶,夾一本書,來到我的后院。
我住在休士頓城中,院子自然不大。幸而建屋者很好地設(shè)計了這一有限空間,小院也有些風(fēng)情。沿著木柵欄是一圈冬青,不分春夏秋冬地綠著,也有花圃可添加四季的色彩。小院有木頭平臺,也有石頭小徑。小院原有一個小魚池,幾尾金魚悠閑擺尾其中??上~池易招蚊蟲,對小孩也不安全,這個秋天終于把它填了,鋪上石板和沙子。像日式花園那樣,看沙的紋路想象水的流動,用月在石上的折光代替月在水中的倒影。我在江南念書,自是最愛春日桃花與秋天紅葉。于是在院中一角栽了一株桃樹(紅葉待種)。早春時分,一點(diǎn)粉紅(桃樹尚小,花不茂盛)掛在枝頭,一場雨后,盡落泥中。院中還有兩棵樹,一棵是枇杷,另一棵還是枇杷。兩棵枇杷很是茂盛,遮住休士頓的驕陽,給小院帶來斑斑疏影。記得前年搬來時,松鼠吃光了所有的青果子,兩棵枇杷沒有一粒果子長到成熟時。去年松鼠似乎對枇杷失去了興趣(是不是我們掛在樹上的鳥巢里的食物更好吃?),金黃的枇杷果掛滿枝頭。今天上午,我一進(jìn)后院,一陣暗香隱隱襲來,仔細(xì)一找,枇杷枝頭開了許多白色小花,更有蜜蜂飛舞其中。我慚愧住此兩年半,竟從未知此花此香。今日若不是因曉萍的文章來到小院,我豈不是又要辜負(fù)此花此香一年?
可見每個人的美妙后院,非在屋后,實(shí)在心中。若有心情,一棵樹,一枝花,一陣風(fēng),一篇短文,都是我們的后院。還記得少年時讀魯迅的《百草園》嗎?何等精彩!何等好玩!今年夏天有幸一游。那實(shí)在只是個普通得的甚至是個無趣的園子。魯迅錯了嗎?我們都上當(dāng)了嗎?沒有!我們讀的是魯迅心中的百草園,我們喜歡的是魯迅的童年趣事,魯迅的百草園就成了我們心中的百草園。沒有魯迅的童年趣事,百草園只是個無趣的園子。同樣,若曉萍不是一個有情趣的人,她的后院也只是個有些不知名雜木的園子。就連我的小院,若不駐足欣賞,又怎知它可愛的地方?
總之,人生太短,又有掙不完的錢,做不完的事。既然完不成,不如放緩腳步,欣賞欣賞自己的“后院”!(張燕2007 年12 月20日于休斯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