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建筑裝飾(1)

丁村:鄉(xiāng)土建筑 作者:李秋香


丁氏長期農(nóng)商并舉,以商為主。在他們的建筑中,既有農(nóng)耕文化的深刻痕跡,更有商人觀念的體現(xiàn)。商人作為古代社會的一個階層,一方面既受制于“士農(nóng)工商”中商為末流的四民觀念的社會壓力,另一方面,他們的收入水平又處于社會上層,這種矛盾使他們心理不平。建筑豪宅大院,捐輸官銜,并不僅僅是財大氣粗,還有顯擺和炫耀的成分,這種炫耀的愿望表現(xiàn)得最為直觀,就是將自己的住宅雕飾得琳瑯滿目、富麗堂皇。為什么說它是炫耀?因為這種雕飾的花費并不增加住宅的舒適和方便,它所體現(xiàn)的價值只是一種證明:這里的主人很有錢。與住宅形成強烈反差的是,丁村內(nèi)外的各種廟宇都很少有雕飾,十分簡約。并不是神明崇尚素樸,而是它們的主人是公眾,在一個商人為主的聚落中,公眾的群體意識和力量是比較薄弱的。

現(xiàn)存丁村明代住宅中,雕飾比較簡潔單純,清以后雕飾的部位逐漸擴大,裝飾題材增多,也更加細密繁冗。這個趨勢是攀比的結(jié)果,說明社會風氣漸漸奢靡。

丁村的雕飾從材料上可分為三類:即木雕、石雕、磚雕。

■木雕

丁村的建筑為磚木混合式,大木結(jié)構(gòu)和小木裝修是一個建筑最耀眼之處,自然就成了主要進行雕飾的地方。

木雕的形式很多,有高浮雕、透雕、淺浮雕。

高浮雕在廳堂當心間的檐枋上使用最多。常見的題材有花卉、鳥獸、博古、流云,如7號院,清雍正九年(1831年)的住宅內(nèi),正廳上雕飾有“連(蓮)連(蓮)有喜”的圖案,只見一枝枝蓮葉盈盈而立,隨清風在水面搖曳,自然生動。11號院宅子廳房木枋上雕刻的“鳳凰戲牡丹”,兩只高浮雕鳳凰幾近離開木枋,凌空而起舞了。高浮雕通常采用一塊整木料,雕刻的最高點與最低點之間可相差十幾厘米,甚至二十厘米。

高浮雕中一種為兩層雕,也用在廳房的檐枋上。做法是先在一塊木構(gòu)件上將遠景圖樣刻好,然后將雕刻在另外一塊木料上的人物、樓臺、花鳥、魚蟲貼于其上。兩層雕起伏變化大,層次多,雕工很細密,但有的過于繁冗。

透雕指的是純裝飾的板狀構(gòu)件,如斗栱上插飾的云頭、掛落、雀替、欄桿卡子花等,重在表現(xiàn)輪廓形狀和虛實間的構(gòu)圖關(guān)系,雕刻細巧、靈透,感覺十分輕盈精致。一些飾件表面還有淺浮雕。

淺浮雕主要用在次要構(gòu)件上,如門的裙板、窗的花板、欄板的花飾等,或做高浮雕、透雕的襯托,常用圖案為萬字、回紋、卷草、蔓草、纏枝蓮圖案等。淺浮雕作為次要部位的裝飾,起伏很小,與重要部位的高浮雕、多層雕搭配得當,使整個裝飾在建筑格局中有主有次,重點突出。

清以前的木雕少而素,多飾黑、白、紅三種顏色。清代以后,雕飾增多,凡有雕飾的部位多用紅色,木柱本身用黑色。8號院二門前的隨墻影壁,正中本應(yīng)是磚雕,這里卻鑲嵌了一幅“風竹驚鶴圖”的木雕,采用五彩裝飾,并勾以金邊,十分輝煌。10號院觀景樓一處的二層陽臺上,出挑的雕飾也飾以彩飾,在大片灰墻面的襯托下顯得格外華麗、耀眼。

木雕不僅造型多樣,所含內(nèi)容也喻意深刻,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題材:

其一,祈求多子多福、吉祥如意等傳統(tǒng)觀念。為了實現(xiàn)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人們通過各類方式將這種愿望反映出來。如木雕中刻一個童子手執(zhí)仙草,騎在麒麟上,稱“麒麟送子”,刻蓮花和鯰魚稱為“連(蓮)年(鯰)有余(魚)”,又如“百壽圖”、“三星高照”、“三陽(羊)開泰”?!叭歉哒铡笔且环宋飯D,有福、祿、壽三星。

其二,表現(xiàn)傳統(tǒng)的耕讀為本的理想。建筑雕飾中,常有敦促子孫不忘讀書入仕、光耀祖庭的題材和以文化修養(yǎng)自標高格的題材。例如“琴棋書畫”、“漁樵耕讀”、“博古”、“喜(喜鵲)祿(鹿)封(蜂)侯(猴子)”等圖案,還有附庸風雅高標格調(diào)的松、竹、梅、菊、蘭、石等“六君子”圖案。

其三,反映忠孝節(jié)義的倫理道德。這一題材可以說是中國宗法社會的精神支柱,丁村雕飾中多有這類題材,如“岳母刺字”、“寧武關(guān)”、“周仁獻妻”、“單刀赴會”等。這些木雕多采用大家熟悉的戲劇場面,容易看懂,形象生動、具典型性,充分表達了主題思想。

另有一些教育團結(jié)互助的題材,如有一組刻的是“鷸蚌相爭”的故事,意在告誡子孫們團結(jié)一致,不要因自己內(nèi)部爭斗而被他人得利。

其四,各種吉祥瑞獸及神仙,如“麒麟”、“龍鳳”、“獅子”、“大象”、“孔雀”、“猴”、“魚”、“暗八仙”、“和合二仙”等以及“劉海戲金蟾”等反映商人對金錢渴求的題材。

其五,各種家禽、家畜。如牛、馬、駱駝、羊、狗、兔、雞等,反映農(nóng)耕生活繁榮安祥的景象和農(nóng)民滿足的心態(tài)。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