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反對者就不一樣了,它可以避免當權(quán)者的腐敗和決策失誤,而且社會成本極低,社會效益極佳”
行進在這條路上的另一些溝溝坎坎,雖不像有的村那樣棘手,卻也讓人費盡心思。
萬榮縣里望村是個有2000多口人的大村。老村委主任老劉五十開外,一生務(wù)農(nóng),作風正派,樂于助人,在村民中享有較高威望。在2003年的換屆選舉中,他連任的希望很大。
但是,意外發(fā)生了。“海選”候選人時,不吭不哈的老劉只得了個“第三”,被淘汰出局。而活動積極、旗幟鮮明的兩位后生小張、小李以高票當選為合法的村委會主任候選人。
小李擔任過多年的村黨支部書記,時任村黨支部副書記。有經(jīng)歷,有實力,有相當一部分鐵桿選民,被稱為“實權(quán)派”。小張雖無官無職,但思維活躍,此次競選公開向選民承諾:如當選,自己出資15萬元,作為村里引資上項目的啟動資金,為村民謀福利,被稱為“少壯派”?!?/p>
?面對“海選”結(jié)果,老主任憨憨一笑,說,貓老了,不逼鼠。還是讓年輕人干干,對我對村民都有好處。
但是,事態(tài)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戲劇性變化?!?/p>
?支持張、李的村民天然地形成了兩個派別,擺開了決斗的陣勢。這引起了村里一些老黨員、老干部的“警覺”。他們認為,若他們二人中一人當選,必然會引起另一方無休止的反對與告狀,村將永無寧日。老黨員、老干部仍然希望新的村委班子是個沒有反對派的新班子。他們開始做工作,實質(zhì)是“責令”李、張二人退出競選,力保老主任再次當選?!?/p>
懾于村情及迫于壓力,李、張二人答應(yīng)了這個要求,分別以書面方式向選委會遞交了不參加競選的保證書。本不想再“逼鼠”的老村委會主任,竟然成了惟一的候選人。
里望村看似風平浪靜了。投票按期進行。
然而再次出乎人們意料的是,老主任的得票率未過半,而選票上“另選他人”欄中,又活生生地蹦出了僅次于老劉的小張、小李?!?/p>
依照選舉的有關(guān)規(guī)定,需再次進行投票,候選人應(yīng)為得票最多的老劉和小張。
小張來了個180度大轉(zhuǎn)彎,立即寫出書面申請:恢復(fù)他村委主任候選人的資格?!?/p>
這下,小李不干了,他拍起了桌子:“按原來向選委會遞交的保證,除老村長外,誰也不參加競選,誰也不能作為候選人。如果小張想當候選人,那誰也別想選成?!薄?/p>
在老黨員和老干部的責令下,小張再次宣布退出候選人名單。
半個月后,里望村進行了只有一名候選人的等額選舉,選票上仍保留“另選他人”一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