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公孫丑 上(8)

圣王之道《孟子》 作者:張加才


【品評】

仁則榮,不仁則辱。

貴德而尊士,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仁與不仁,尊榮與屈辱分野;選賢任能,德行與才能并重。

關于“仁”,我們在《梁惠王上》已做過些討論?!叭省痹诳酌夏抢锸侨酥疄槿说囊环N價值原則??鬃拥茏臃t問仁,孔子回答說“愛人”。孟子說:“仁者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盡心下》),從親子之愛手足之情到群體之愛,仁道原則逐步提升為一種普遍的規(guī)范。中國現(xiàn)代著名哲學史家錢穆先生說:“仁乃人與人間之真情厚意?!泵献訌娬{(diào):“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本褪钦f,仁是天最尊貴的爵位,是人最安定的住所。因此,大丈夫應該“居天下之廣居”。以仁德待人,能獲得尊榮;不仁的人會招致屈辱,甚至不可以同他談論。這種人在別人有危險時,他安然不動,別人遭了災,他卻趁火打劫,幸災樂禍。和這種人談論,甚至會亡國敗家。(《離婁上》)

“仁則榮,不仁則辱?!敝饕競€人修養(yǎng),這里是對為政者的警示。要想遠離恥辱,就不如推崇道德、尊重士人,使有德行的人有合適的官可當,使有才能的人有合適的職可任。“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實際上是行仁政的重要內(nèi)容?!皥蛩粗?,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離婁上》)“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保ā豆珜O丑上》)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咎由自取、福皆自致。

幸福要靠自己創(chuàng)造。國家是這樣,個人也是這樣。希望自己活得尊貴些,這是人們的共同心愿。但每個人都有貴而在己的東西,別人給予的尊貴,不是真正的尊貴。因為這種尊貴既然是被給予的,也就可以被拿走。他人可以讓你尊貴,他人也就可以讓你卑賤。(《告子上》)孟子說:“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保ā峨x婁上》)也就是《尚書 太甲》上說的:天降災難,還可躲避;自作罪惡,不能活命。

【原文】

[3.5]孟子曰:“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①,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悅,而愿藏于其市矣;關,譏②而不征,則天下之旅皆悅,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稅,則天下之農(nóng)皆悅,而愿耕于其野矣;廛③,無夫里之布④,則天下之民皆悅,而愿為之氓矣。信能行此五者,則鄰國之民仰之若父母矣⑤。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來未有能濟者也。如此,則無敵于天下。天敵于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p>

【注釋】

① 廛(chán):公家所建出租用的貨倉。這里指收取倉儲費。征:抽取貨物稅。

② 譏:稽查,察問。

③ 廛:這里指民居。

④ 夫里之布:布:錢。這里指夫布和里布。不能服徭役的,需出錢雇傭勞動力,雇勞動力的錢就叫做夫布。宅有空地而不種植桑麻,國家會抽取懲罰性的地稅,叫做里布。

⑤ 氓(méng):民,古代百姓之稱。流亡之民。

【譯文】

孟子說:“尊重有德行的人,任用有才能的人,才智出眾的人身居官位,那么,天下的士人都會高興,就樂意在他的朝廷供職;集市只收倉儲費而不抽貨物稅,有規(guī)定的連倉儲費也不收,那么,天下的生意人都會高興,而樂意把貨物存放在他的集市上了。關卡,只檢查而不征稅,那么天下旅行者都會高興,而樂意去那里旅行了。種田的,助種公田就不征土地稅,那么天下的農(nóng)夫都會高興,而樂意在他的田野上耕種了。人們居住的地方,不收力役雇用稅和宅地附加稅,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會高興,樂意去做他的百姓。一國君王如果真正能做到這五條,那么鄰國的老百姓就會像對父母一樣地仰望他。率領他們的子弟,去攻打他們的父母,自從有人類以來,沒有能夠成功的。像這樣的話,就能天下無敵了。這種天下無敵的人,就是遵從天道的官吏。這樣還不能讓天下歸服,那是沒有的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