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周期:"銣鍶釔鋯鈮鉬锝,釘銠鈀銀鎘銦錫,銻碲碘氙"(諧音:如思已告你目的,鐐銬把人隔音息,涕地點三)。意思是:如果讓你思考一個問題,卻又把答案告訴了你,那就沒有什么目的了。鐐銬把人鎖住,與外界隔斷了音息,他心里難過,涕淚掉到地下三點。
第六周期:"銫鋇鑭鉿鉭鎢錸,鋨銥鉑金汞鉈鉛,鉍釙砹氡"(諧音:塞被攔河嘆勿來,鵝依鉑金供他錢,必破挨凍)。意思是:要用塞棉被的辦法把河攔起來,這種蠢事"嘆勿來",不要去干。鵝依靠鉑金供他錢用,這樣下去必定家破挨凍。
第七周期:"鈁鐳錒"(諧音:防雷啊)是對我們的一個警告。
(2) 記《辛丑條約》的主要內(nèi)容。
諧音法可與別的記憶方法結(jié)合起來用,這樣會收到"出奇制勝"的佳效。如1901年,腐敗的清政府同帝國主義列強(qiáng)簽訂喪權(quán)辱國的《辛丑條約》,其主要內(nèi)容可先歸納為4點。
(1) 清政府賠款白銀四億五千萬兩。
(2) 清政府保證嚴(yán)禁人民的反抗斗爭。
(3) 允許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駐兵。
(4) 修建使館,劃分租界。
然后用"概括記憶法"將上述內(nèi)容壓縮為"錢"、"禁"、"兵"、"館"四個字,再用諧音法記為"前進(jìn)賓館"。一想到"前進(jìn)賓館"這四個字,就可以想起《辛丑條約》的全部內(nèi)容了,而且答題的時候順序都不會錯的。
所以,諧音是記憶的竅門。在記憶過程中,我們可以把某些零散的、枯燥的、無意義的識記材料進(jìn)行諧音處理,以形成新奇有趣、富有意義的語句,這樣就容易記住了。
4.分塊記憶法
有些記憶對象內(nèi)容繁雜,或者數(shù)量多、排列無序,不易記清。這時可依某種規(guī)則,先將這些內(nèi)容進(jìn)行劃塊分割,再對各小塊采取適當(dāng)?shù)挠洃浄▌t進(jìn)行記憶,最終達(dá)到整體記憶的效果,這就是分塊記憶法。
例如,我國古代兵書中著名的三十六計如下。
(1)瞞天過海 (2)圍魏救趙 (3)借刀殺人
(4)以逸待勞 (5)趁火打劫 (6)聲東擊西
(7)無中生有 (8)暗度陳倉 (9)隔岸觀火
(10)笑里藏刀 (11)李代桃僵 (12)順手牽羊
(13)打草驚蛇 (14)借尸還魂 (15)調(diào)虎離山
(16)欲擒故縱 (17)拋磚引玉 (18)擒賊擒王
(19)釜底抽薪 (20)渾水摸魚 (21)金蟬脫殼
(22)關(guān)門捉賊 (23)遠(yuǎn)交近攻 (24)假途伐虢
(25)偷梁換柱 (26)指桑罵槐 (27)假癡不癲
(28)上屋抽梯 (29)樹上開花 (30)反客為主
(31)美人計 (32)空城計 (33)反間計
(34)苦肉計 (35)連環(huán)計 (36)走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