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一切,和珅就安下心來,將家中的事交劉全,自己和弟弟和琳把功夫全用在功課上。古人讀書強調背誦,有“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之說。和珅每天黎明即起,與弟弟和琳一起,把“四書五經”背得滾瓜爛熟。在先生的指導下,他還刻苦練習寫字,經常受到先生的表揚,成了正紅旗官學中最用功的一個學生。當八旗都統(tǒng)奉乾隆帝命令“將可以造就之俊秀子弟,每旗選十名,送咸安宮讀書”時,和珅如愿以償,被本旗都統(tǒng)和官學先生一致推薦,進入咸宮官學。
咸安宮官不是旗人子弟人才薈萃之地,用今天的標準看,是北京城內供八旗子弟讀書的重點學校。咸安宮官學建于雍正七年(1729年),最初的學生來源于供內務府三旗子弟讀書的景山官學中的“俊秀”學生,乾隆帝繼位后將選拔范圍擴大到整修八旗官學。其中景山官學選三十人,八旗各官學共選八十人,總數(shù)只有一百一十人。清朝要求,咸安宮官學的學生在入學后十年之內,應考中生員;由貢生、監(jiān)生挑選入學者,須在三次鄉(xiāng)、會試內中式,否則送回本旗。
咸安宮官學的學習條件好,具有三大優(yōu)勢:其一,教習水平高,由清朝委派翰要院的庶吉士上課。意大利人利瑪竇來中國,把中國的科舉制度首先介紹到歐洲。他說,中國的生員(民間稱秀才)相當于大學生,舉人相當于碩士,進士相當于博士。按照他這個解釋,翰林院的庶吉士相當于博士后。咸安宮官學的教學水平,在全國也是第一流的?;?,咸安宮官學學生生活待遇高。咸官宮官學學生每月的伙食銀照護軍的標準發(fā)給,每人每月還有肉菜銀五分,按月由內務府發(fā)給。此外,每月給銀二兩,每季另給米五石三斗。清朝護軍是守衛(wèi)皇宮的精銳兵種,每佐領只有十七個兵額,待遇比普通八旗優(yōu)越。咸安宮官學生的待遇,要大大高于當兵領餉,這也是和珅一心想入咸安宮官學的原因之一。其三,咸安宮官學學生的學習條件相對方便。他們平時和其他官學生一樣清晨入學,日暮下學。但如果陰天下雨、冬季嚴寒的日子,教習和學生均可以在學校內住宿,學校專門為他們提供了房屋。
和珅不僅天資聰明,而且相貌清秀,英俊灑脫。進入咸安宮官學后,和珅如饑似渴地讀書,先秦諸子學,孫子、吳起兵法,楚辭,漢賦,史記、漢書,唐宋八大家散文,無不爛熟于胸。他從教習先生學作八股文章,下筆千言,達到立等可取的境地。
此外,和珅認真對待乾隆帝要求八旗子弟嫻熟“國語騎射”的諭旨。當時八旗子弟受漢族文化影響,重文學而輕武備,更有甚者,許多滿族人連滿語都不會講了,滿文更是一字不知。這些與科舉考試不用滿文有很大關系。咸安宮官學的學生也沒人對滿文感興趣。和珅與他們不同,他認為皇上既然多方倡導,將來會大有用場。他在學作八股文章的閑暇,拿出相當精力來向滿人教習學習滿文,學習時和珅發(fā)現(xiàn),許多滿文詞匯出自蒙古文,他又向教學生射箭的蒙古現(xiàn)傅學會了蒙古文。而這一切,為他日后得到乾隆帝的賞識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和珅進入咸安宮官學時約在十三歲左右。盡管他比其他學生付出更多的精力,但并不覺得勞累。每當學習遇到困惑時,他就暗暗背誦孟子說的一段話:“天將降大行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他其所不能。和珅對自己的將來充滿了暢想。在咸安宮官學習期間,他寫了大量的詩詞,抒發(fā)自己的內心感受,以后結信為《嘉樂堂集》,紀念他人生這段最美好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