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討論的需求是指商品在每一價格下的需求量,而供給是指商品在每一價格下的供給量。要說明該商品價格如何決定,則必須將需求與供給結合起來考慮。在競爭性的商品市場上,對于某種商品的任一價格,其相應的供求量不一定相等,但在該商品的各種可能的價格中,必定有一價格能使需求量與供給量相等,從而使該商品市場達到一種均衡狀16態(tài)。這一價格就是均衡價格,這一成交量就是均衡產(chǎn)量。
均衡價格形成機制是市場競爭。當某一價格高于均衡價格時,市場上供給量就大于需求量(因為在這樣價格水平上,生產(chǎn)者愿提供的產(chǎn)量大于需求者愿購買的量),供給者廠商們就會展開促銷競爭,包括降低一點售價以爭奪顧客,結果會使價格逐步下降,供給量也逐漸減少,需求量逐漸增加,直至價格調整到供求平衡為止。相反,如果某一商品的實際市場價格低于均衡價格,市場上這種商品就會供不應求(因為在這一價格上生產(chǎn)者愿提供的商品量小于購買者的需求量),購買者就會發(fā)生爭購競爭,包括提高些價格以爭取買到商品,結果價格逐步上升,供給量逐漸增加,需求量逐漸減少,直至價格上升到供求平衡為止??傊?,只要市場上存在超額供給(供過于求的部分)、超額需求(供不應求的部分),價格就會不斷調整,直到均衡價格和均衡成交量形成為止。
均衡價格形成后并不會一成不變,影響需求和供給的情況一旦有變,均衡價格就會發(fā)生變化。例如,供給情況不變時,如果需求因消費者偏好、收入或對未來預期等的改變而有了變化,均衡價格就會上升或下降。反之,即使需求不變,但供給因為生產(chǎn)技術、管理、成本及對未來預期等的改變而有了變化,均衡價格同樣會上升或下降。不僅如此,如果需求與供給同時發(fā)生變動,均衡價格也可能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