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節(jié):李振聲:民謠

推動中國科技進程的20人 作者:余瑋


2003年,李振聲的夫人因腦溢血臥床不起,病情時好時壞,大部分時間都靠輸液。從夫人生病到去世的兩年半時間里,李振聲每天都要兩次去醫(yī)院照顧病人,風雨無阻,醫(yī)院里所有的人都被感動了。病情有好轉時,他將夫人接回家里,她的飲食、起居、活動、護理都詳細記載了厚厚一本,護理的細致程度就像他搞科研一樣。由于長期勞累,他也病倒了,大把吃藥,可是他卻從來沒有請假不去上班,沒放棄他的科研事業(yè),照樣照顧著心愛的妻子,照樣每天工作到很晚。

女承父業(yè)。李濱是李振聲的二女兒,在陜西長大,1987年才回到北京,當年29歲,一直在李振聲課題組工作,她印象最深的就是父親對工作的嚴謹。她說:"記得有一年寫調查報告,父親每天都睡得很晚,似乎夢里也在思考,想到什么問題,醒了馬上扭開臺燈把問題記下來。那段時間,父親的臥室經常在半夜或凌晨還透出光亮。"在女兒的心里,父親永遠高大。"父親為人正直嚴謹,謙和寬容。工作時一絲不茍,生活上但求溫飽,他幾乎是個完美的人。"李濱說:"父親對工作的嚴謹貫徹始終。他64歲時,因工作需要向沈允鋼院士、匡廷云院士請教有關光合作用的知識和研究方法。他聽說中午時葉子的氣孔會關閉,就和匡院士大日頭底下一起跑到田里觀察葉子。"

"叔叔儉樸、和藹,做事認真仔細,盡管和我們在一起的時間不多,但他的一言一行卻一直深深影響著我。"李振聲的侄子李樹桐談起叔叔對他的關愛和對父老鄉(xiāng)親的深情十分激動。李樹桐一直清楚地記得,20世紀六七十年代家里經常收到叔叔來信的情景。"那時家里沒有電話,叔叔每次來信總是要問問我的學習,讓我們這些晚輩好好讀書。他寫信總用鉛筆,信紙正反兩面都寫得滿滿的,一點也不浪費。當時,家里生活不寬裕,叔叔總是把他的舊衣服寄回來,衣服上補丁套補丁。其實叔叔盡管在大城市,但生活卻一直很儉樸。他從年輕就戴眼鏡,一副圓形的鏡框一直用到20世紀80年代末。"

"叔叔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后來又研究農業(yè),對土地、對作為農民的父老鄉(xiāng)親總是念念不忘。還是生產隊時,他只要一回老家,必定到地里看看,很多鄉(xiāng)親向他求教田間管理技術,他蹲在地里一點一點地講解。一次,正好是夏天,他戴著草帽和鄉(xiāng)親們在地里察看快要收割的小麥。中午一點多了,叔叔還在不厭其煩地回答老鄉(xiāng)提問,我到地里喊他回家吃飯,他總是說'不慌不慌'。不止對小麥,他對棉花、高粱甚至旱情都非常關心。他那么忙,有一次回來還和我們摘了1個小時棉花。"李樹桐對叔叔回家時的點點滴滴記憶猶新。

李振聲的外孫李亮,小時候起就看到外公在陽臺上種上了小麥。"最先用陶瓷的小盆種,后來改用專門的培養(yǎng)箱",李亮印象中,種的最多時,陽臺上有五六箱麥苗。這些寶貝,外公不讓孩子碰,李亮他們也很乖,小時候在陽臺上玩也生怕碰到麥苗。而每當外公出差,李亮就主動承擔照看麥苗、澆水松土的任務。讀初中時,很多同學從沒有見過麥苗,麥子韭菜不分,那時李亮就是大家的專家。

說到李振聲,已經跟隨了李振聲十多年的童依平研究員感慨良多:"先生非常關心后輩,是一個很有人情味的人。"

1999年5月初,李振聲安排童依平帶著學生往100多公里外的海拔1000多米的一個中國科學院的生態(tài)站送小麥苗,進行小麥加代試驗。誰知,天快黑的時候,卡車因為故障壞在了半路,沒有辦法前進。那個時候手機信號還沒有覆蓋到這個地區(qū),童依平沒有辦法跟外界取得聯系,他們被困在山溝里了。在北京的李振聲一下子斷了和他們的聯絡。

李振聲往生態(tài)站打電話,得知童依平還沒有到目的地。送小麥的車也沒有回到所里??隙ㄊ擒囋诎肼烦鰡栴}了!

李振聲當時就叫上一個修車師傅,帶上夫人一起開車進了靈山,這時已經是凌晨2點多了。那時,雖然北京已經進入5月,但是山里的涼意還很濃,更何況是在夜里!對于一個快70歲的人來說,這未嘗不是一個考驗,而且夫人也跟著去了??墒抢钫衤暃]有想那么多,他擔心的是自己學生的安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