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只交結(jié)果,不交“困難”
平凡的人安于平凡的生活,卻在做著不平凡的努力。而平庸的人不安于平凡,卻因為放棄努力,不得不過平凡的生活。
平庸是一個老邁的詞匯,這個世界上不該存在平庸的年輕人,因為他們是如此幸運:時刻都有超越平庸的時間與機會。所以,現(xiàn)代職場人就要“超越平庸,選擇完美”。這是一句值得我們每個人一生追求的格言。
一個以消極心態(tài)面對平凡的人,將是一個真正的平庸者,永遠是這個世界的看客,最終一無所有。也有無數(shù)人因為養(yǎng)成了輕視工作、馬馬虎虎的習慣,以及對手頭工作敷衍了事的態(tài)度,終致一生處于社會底層,不能出人頭地。
評價一個人是平凡還是平庸有兩個出發(fā)點,一個是社會認知,一個是個人認知。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平凡與平庸的差別在于是否對社會做出了貢獻。在社會這個大機器上,你可以做一顆小螺絲、一塊小鋼板或者一個儀表盤,只要你是有用的,為社會的發(fā)展盡了微薄之力,那在社會看來你就是有價值的。雖然你不是其中的關(guān)鍵零件,不是英雄,但是,少了你,是不行的。平庸的人,他的存在與機器運轉(zhuǎn)無關(guān),他自成一體,自己轉(zhuǎn)自己的。他的所作所為,對社會而言沒有什么實質(zhì)性的貢獻。
一個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如果埋下頭去做一個平凡的人,努力從平凡的小事做起,就能迎來明天的成就。所以,管理大師們常說,使一個人平庸的原因只會是他的心態(tài)。
這就像在一場田徑比賽中,沒有人認為最后一名是平庸的,因為他在奔跑,他的血液沸騰著,他的目光是灼熱的。我們也幾乎很少看到比賽中的最后一名滿臉羞愧,因為他以同樣的尊嚴與熱情跑過了終點。
與之相對的,則是連上場跑一跑的勇氣都沒有的人,一個以消極心態(tài)面對平凡的人。這樣的人才是一個真正的平庸者,其悲哀就是他將永遠是這個世界的看客,最終一無所有。
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的人,終生都奔跑在從現(xiàn)實趕往夢想的路上,他們可能皓首窮經(jīng)終未得志,但奔跑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偉大。所以說生命的魅力就是在這奔跑之中,享受了生命,就是享受平凡。
其實,平凡和卓越只有一線之隔。在平凡中日復(fù)一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是為平凡;而在平凡中勇于開拓,不斷創(chuàng)新即為卓越。所以,沒有人注定平凡,也沒有人生而卓越,不同的只是面對生活的態(tài)度。積極使人平凡變卓越,消極讓人卓越變平庸。
如果將一個人比喻為一臺發(fā)動機的話,那么智商、天賦及知識只是這臺發(fā)動機的額定功率。而輸出功率有多大,卻取決于這個人的熱忱、投入度和行動力。
雖然平凡的人不一定能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yè),但對他自己而言,能在生命過程中把自己點燃,即使自己是根小火柴,只能發(fā)出微微星火也就足夠了;而平庸的人也許是一大捆火藥,但他沒有找到自己的引線,在忙忙碌碌中消沉下去,最終也只能變成一堆啞火藥。
所以,現(xiàn)代的職場人都應(yīng)該把自己看成是一名杰出的藝術(shù)家,而不是一個平庸的工匠,應(yīng)該永遠帶著熱情和信心去工作。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從平凡走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