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官方正式承認津巴布韋金融體系崩潰,這也意味著津巴布韋元真正變成了廢紙。一國雖失去貨幣,商品交易卻不能就此停下,黃金成為津巴布韋國內(nèi)交易的貨幣。在那里,所有的商品交易都由黃金來完成:如果你想要買食用油,必須用金子交換;如果想喝小米粥,也必須用金子購買;如果你買鹽,也必須拿金子……每天,如果你得不到03克金子,就無法生存。
津巴布韋發(fā)生的一切,正印證了美聯(lián)儲前主席格林斯潘所言的“黃金是最后的、最誠實的資產(chǎn)”。作為一種可以保值的“硬通”貨幣,黃金的價格總是可以跟上時代的發(fā)展腳步,起到防止投資者財富縮水的作用。
確實,從現(xiàn)在回頭看過去的歷史,無論國內(nèi)還是國外,每當發(fā)生通貨膨脹時,人們無一例外都會想起黃金。而黃金也不負眾望,將通貨膨脹遠遠拋在身后。
據(jù)統(tǒng)計,從1971年-2007年的37年間,累計通貨膨脹率為514%。而同時期的黃金價格,則從1971年的446美元/盎司,上漲到2007年的836美元/盎司,價格增長接近19倍。2010年,國際金價甚至達到142078美元/盎司。③
既能保值,又能增值,這兩方面的能力很容易讓人們在遭遇通貨膨脹時,想起它“可愛”的面孔。
不僅如此,黃金還“隨脹而漲”,通常情況下,通貨膨脹水平較高時,黃金的價格也會上漲。20世紀70年代,西方國家出現(xiàn)高通脹,同時也成就了黃金自由買賣以來的第一次大牛市。
2010年,隨著我國CPI指數(shù)“順著梯子”向上爬之時,國內(nèi)金價也不斷攀登高峰,由年初的約250元/克,增長到年末的突破300元/克大關,漲幅為20%。將目光擴展至全球,黃金的表現(xiàn)同樣讓人心動:從2010年初的1 100美元/盎司,一路上漲到年末的1 400美元/盎司,漲幅為27%左右。④
而且,無論國內(nèi)金價還是國際金價,都遠遠跑贏了股市。2010年,美國股市漲幅約為10%,中國的A股則大跌145%。
2011年,黃金的價格更是步步高升。據(jù)上海黃金交易所公布的最新數(shù)據(jù),2011年4月29日,國內(nèi)金價攀升至31980元/克,國際金價則跳上1 53470美元/盎司的“高臺”,隨時可能再創(chuàng)新高,這也讓黃金投資者收益頗豐。
對于目中無人的輕狂少年,人們往往會告誡他說,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對于黃金,這句話同樣適用。
與黃金的強勁走勢相比,黃金曾經(jīng)的“小老弟”白銀的走勢也越來越堅挺。俗語說真金不怕火煉,真銀當然也不怕歲月的消磨。如果你對2010年投資市場有所了解的話,應該可以清楚地看到,白銀正經(jīng)歷著從配角到主角的華麗轉身。
2010年的投資品市場,照理說應該是黃金的主場,事實卻并非如此。白銀突然發(fā)力,占盡了先機,從而“城頭變幻大王旗”。2010年初,國際白銀價格僅為17美元/盎司左右,不知道從哪里刮來了一陣風,到年末時,銀價已經(jīng)躥升至3050美元/盎司,漲幅高達80%。27%與80%,看來,2010年,黃金只能望白銀的項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