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對沖基金獲得的是純阿爾法,阿爾法又很難得,所以它們才有資格收取很高的管理費(一般是每年收取資產(chǎn)的2%左右)和分成費(一般是利潤的20%左右)。因為它們一般沒有什么貝塔,所以它們的收益率基本不受整個市場走向的影響。不論市場大盤漲了或者跌了,成功的對沖基金都應(yīng)該賺錢,基本沒有市場系統(tǒng)風險,這也就是“對沖”這兩個字的意義。
正因為阿爾法難得,對沖基金行業(yè)中濫竽充數(shù)者也比比皆是。有些號稱對沖基金,其實提供的都是貝塔。說賣的是肉,其實只是饅頭,或者是包子里搭了那么一絲肉。要甄別阿爾法和貝塔,有時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為了最大限度獲取難得的阿爾法,對沖基金往往運用最新的投資理論和極其復(fù)雜的金融市場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種金融產(chǎn)品,承擔風險,追求高收益。因為它們需要操作靈活,所以政府對它們的監(jiān)管很少,也正因此往往限制它們允許接納的投資者的類型?,F(xiàn)在一般局限于機構(gòu)投資者和被認為可以承擔高風險的富有人群,不可以對普通公眾開放。
豬就是肉吃起來味道不錯的動物。你明白豬是什么了嗎?
對沖基金即江湖
麥肯錫有一個著名的“30秒電梯理論”。麥肯錫咨詢公司的項目負責人在電梯間遇到了目標客戶的董事長,卻因為無法在30秒時間內(nèi)把事情說清楚而痛失商機。從此麥肯錫要求員工一定要在30秒內(nèi)說清楚任何項目。
怎樣才能夠在30秒時間里,告訴一個對金融缺乏了解的人,到底什么是對沖基金這么復(fù)雜的問題呢?
其實不用30秒,10秒就夠了。
如果有人問你,對沖基金到底是什么?
你(深沉的):“其實,對沖基金就是一個江湖”,停頓5秒,目視遠方(悠悠的眼神),嘆一口氣,喃喃自語,“江湖……”
對沖基金是所有合法行業(yè)中最像江湖的。
馮侖在《野蠻生長》中提到,民營企業(yè)是很像江湖的。廟堂之高,江湖之遠,遠離廟堂的就是江湖。對沖基金到目前為止基本不受政府的監(jiān)管,因為屬于私募的性質(zhì)所以沒有股東,沒有實體商品的買賣因此沒有物流,所以打交道的主要對象只有三個:基本上只有輸錢的時候才會關(guān)心的客戶,即投資者;希望從中得到生意的交易對象,即券商和其他服務(wù)商;還有看得見(從電腦屏幕上)摸不著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