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三首
送杜十四之江南①
(唐)孟浩然
荊吳② 相接水為鄉(xiāng),
君去春江③ 正渺茫④ 。
日暮孤帆何處泊?
天涯一望斷人腸。
注釋
①杜十四:指作者的朋友杜晃。之:往。
②荊吳:泛指江南。
③春江:泛指江南一帶春來水滿的江河。
④渺茫:指煙波浩渺的樣子。
古詩今譯
荊州和東吳是接壤的水鄉(xiāng),
你離去的時候春天的江水正渺渺茫茫。
太陽將要落山,遠行的小船將要停泊在何處?
抬眼向天盡頭望去真讓人肝腸寸斷憂傷之極。
快樂賞析
這首詩音節(jié)流暢,語言樸素而又感情真摯,充滿了對遠行朋友的憂慮和關懷。前兩句寫江南水勢的遼闊無邊,跟后面的“日暮”、“孤帆”恰好相對照,渲染出了孤帆遠揚的暮春景色。正因為這一對照,才會使作者發(fā)出“何處泊”的疑慮和“斷人腸”的感嘆。此詩表達了作者的離別之痛,耐人尋味。
酬李穆見寄①
(唐)劉長卿
孤舟相訪至天涯,
萬轉(zhuǎn)云山路更賒② 。
欲掃柴門③ 迎遠客,
青苔黃葉滿貧家。
注釋
①酬:寫詩文來應答別人。李穆:劉長卿的女婿。見寄:寫給劉長卿的
一首詩。
②賒:遠。
③柴門:原指用荊條編織的門,這里借指作者所住的茅屋。
古詩今譯
你乘著一葉扁舟溯新安江而上,到這偏僻的地方來看望我。一路之上,在白云之下、山嶺之間的迢迢水道上艱難地盤桓。我多么想將這簡陋的茅屋打掃干凈,來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我的房前屋后已生滿碧綠的青苔,枯黃的樹葉也落滿了我的院落。
快樂賞析
這首詩是為酬答李穆而寫的,詩中既描寫了詩人盼客到來的興奮和喜悅,又表現(xiàn)了詩人因家貧而不能盛情款待遠方來客的歉然心情。詩的前兩句巧妙地隱括了李穆原唱的詩意。后兩句則寫主人盼客到來的急切心情。年長的岳父親自打掃柴門迎接遠方的來客,顯得多么親切,更使人感到他們翁婿間融洽的感情。末句既表明貧居無人登門,頗有寂寞之感,從而為客至而喜,同時又在稱“貧”之中流露出好客之情,十分真摯動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川)①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② ,風煙望五津③ 。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④ 。
海內(nèi)⑤ 存知己,天涯若比鄰⑥ 。
無為在歧路⑦ ,兒女共沾巾⑧ 。
注釋
①本文選自《王子安集》。少府:官名。之:到,往。蜀州:現(xiàn)在四川崇
州,也作蜀川。
②城闕:城墻和宮闕,這里指唐朝的京城長安。輔:這里是拱衛(wèi)的意思。
三秦:指長安周圍的關中地區(qū)。秦亡后,項羽三分秦故地關中,以封秦朝三
個降將,因此關中又稱“三秦”。
③五津:指岷江的五個渡口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
這里泛指蜀川。
④宦(huàn)游:出外做官。
⑤海內(nèi):四海之內(nèi)。古人認為陸地的四周都為大海所包圍,所以稱天下
為四海之內(nèi)。
⑥天涯:天邊,這里比喻極遠的地方。比鄰:并鄰,近鄰。
⑦無為:不要。歧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處告別。
⑧沾巾:淚水沾濕手巾。
古詩今譯
古代三秦之地,拱護長安城垣宮闕;風煙滾滾,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與你握手作別時,彼此間心心相印;你我都是遠離故鄉(xiāng),出外做官之人。四海之內(nèi)只要有知心的朋友;不管遠在天涯還是海角,都像是近鄰一樣。請別在分手的岔路上,傷心地痛哭;像多情的青年男女,彼此落淚沾衣襟。
快樂賞析
該詩是送別詩的名作,詩意慰勉勿在離別之時悲哀,一洗往昔送別詩中悲苦纏綿之態(tài),體現(xiàn)出高遠的志趣和曠達的胸懷。“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千古傳誦,有口皆碑。全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