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們忙于這次會議的提議時,請記住最重要的一點,在通往包容性民主和國際社會凝聚力的道路上,需要最大限度的多樣性。當然,一個包容性的民主和包容性的國際社會要求多元化和多樣性。但是,還有另外兩個基本的因素,那就是:你們的學術成就和你們的領導能力。
謝謝!
2009年3月27日
· 雪莉·安·杰克遜 美國著名物理學家,倫斯勒理工學院第18任校長。1973年,她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學位,成為該校歷史上第一位獲得博士學位的非裔美國女性。先后獲得過汽巴—嘉基公司杰出黑人科學家、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科學獎、萬尼瓦爾·布什獎,并被《發(fā)現(xiàn)》雜志評為科學界最杰出的50名女性之一等。
■ 語 錄 ■
YU LU
1. 普遍的態(tài)度不一定會控制我們的行動。
2. 你有你最大的控制力,也就是你最大的影響力,通過這些你就知道如何控制自己。
3. 通過專注、遠見、精益求精、努力工作和堅持不懈,障礙是可以被克服的。而那扇實現(xiàn)你抱負的窗戶一定會在某個時候向你敞開。你要為它開啟的瞬間時刻做準備。
4. 企業(yè)應把認可及倡導多元以及包容性作為一種策略,多元化是點燃創(chuàng)新的火花,多元化是所需的競爭優(yōu)勢,多元化是進步的途徑。
5. 只要你愿意,教育一直是通往更美好未來的途徑,是一種道義上的責任。
對于一個成功的人生,信念是第一重要的。試想,如果雪莉·安·杰克遜沒有一種堅強的信念,或許,她最終只能成為一個尋常的女孩,甚至“沉淪”為一個寂然無聞者。杰克遜出生在華盛頓,在當時種族隔離制度尚存的公立學校上學。雖然,1954年,布朗訴托皮卡教育管理委員會勝訴使華盛頓的公立學校廢除了種族隔離制度,使得她可以在離家更近的公立學校上學,享受“更多受教育機會、更激烈的競爭”;雖然,1957年,蘇聯(lián)發(fā)射人造地球衛(wèi)星,使美國發(fā)起了一場以防御為基礎的科學競賽,也使得她因其優(yōu)秀的表現(xiàn)、優(yōu)異的成績以及對數(shù)學和科學的興趣而進入了麻省理工學院。
可是,“作為一個女人和一個非裔美國學生”,杰克遜遇到了種種的“挑戰(zhàn)”。在課堂上或餐廳里,同學們不會坐在她旁邊,而且還將她排除在他們的學習小組之外;與她住一層樓的女人們讓她滾開,而那些女人們卻在女生寢室外的走廊上一起討論“物理”……甚至,這種“孤立無援”幾乎一直貫穿著她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本科學習。但是,流淚之后,杰克遜沉浸在“物理”之中,因為她有自己的“信念”,她堅信自己一定能夠做出卓越的成績。1973年,她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學位,成為該校歷史上第一位獲得博士學位的非裔美國女性。最終,杰克遜成了美國著名物理學家,倫斯勒理工學院第18任校長。除了雪莉·安·杰克遜之外,布歇博士、富蘭克林之所以能夠成就自己的一番“功業(y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他們有著堅定的信念。
要成就一番偉業(yè),還需要“好奇心”。一位教授給雪莉·安·杰克遜提出誠懇的建議,“出色的女孩應該學一門手藝”。或許,這是當時社會上的女孩的最普遍的也是最聰明的選擇?!昂冒桑視W一門手藝。我會學習物理。”因為好奇心,因為對于自己心靈的忠誠,杰克遜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了物理學。按照心理學的解釋,“好奇心是個體遇到新奇事物或處在新的外界條件下所產(chǎn)生的注意、操作、提問的心理傾向。好奇心是個體學習的內(nèi)在動機之一、個體尋求知識的動力,是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簡言之,好奇心就是一種求知欲,就是一種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心理,就是一種創(chuàng)新意識、求索精神,甚至是一種冒險精神。正是因為好奇心,杰克遜決定不走尋常路,要走自己的路。而且,因為她的執(zhí)著與發(fā)奮,她最終走向了成功,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成就了自己的夢想。
“在通往包容性民主和國際社會凝聚力的道路上,需要最大限度的多樣性。當然,一個包容性的民主和包容性的國際社會要求多元化和多樣性?!?1世紀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一言以蔽之,多元化。
首先是多元化的知識?!?1世紀的挑戰(zhàn)很少有單一的問題。它們是復雜的、互相關聯(lián)的、多邊的。它們可能涉及科學問題或公共政策問題,但也可能涉及有關醫(yī)療器械、國際法、外交、地緣政治因素或道德問題。”“世界是平面的”,今天的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個平坦的世界,我們必須學會可能學會的更多的知識,更多的技能,尤其是各種知識之中蘊涵的最基本的觀念。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茁壯成長,施展才華。
再就是多元化的觀念。地球越來越小,“地球村”的概念基本形成,而且正在深入人心。21世紀的國際公民,必須具有一種全球視野,必須學會用全球化的眼光來看待世界。這也要求我們要盡可能多、盡可能快地了解世界,了解世界的多樣化。
還有包容性。多元化就意味著對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政治信念的尊重、理解、信任與關注。這就需要我們在可能的情形之下,能夠接受多種文化的教學,學習多種文化,進而真正地做到融會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