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場直擊】
在張揚看來,女兒妮妮一直有一個明顯的能力缺陷:不會學以致用。
幾天前的一個早晨,張揚叫女兒下樓去買一些早點回來。在張揚看來,已經(jīng)二年級的妮妮應該完全能夠勝任這個工作。很快,妮妮就拎著早點回來了?!罢夷愣嗌馘X?”張揚問?!斑@么多!阿姨太忙了,叫我自己拿的。”妮妮攤開小手掌給媽媽看。怎么這么多?自己明明只給了孩子10元錢,買回了一大堆早點,還帶回了9塊多錢?張揚馬上意識到孩子算錯賬了。可這錯的也太離譜了吧?這孩子怎么就不會算賬呢?在學校這類知識都學過?。?/p>
來到單位,張揚把自己的經(jīng)歷對同事李姐說了。李姐也有一個女兒,今年五年級。聽了張揚的“哭訴”,李姐笑得前仰后合:“我也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孩子學習是一回事,教會她學以致用就是另一回事。我對我閨女就常用一些鼓勵來幫她掌握這個本領。平時叫她鍛煉時,都會哄著她,說‘學以致用,你真是媽媽的小幫手’之類的話。這樣一來,孩子就會很高興的去動腦想問題了。孩子啊,得哄?!?/p>
李姐一席話給張揚很大啟示。想想自己以前的教育方法,是不太注意對孩子學以致用方面的教育。什么時候再鼓勵孩子去買一次早點呢?
“孩子該鍛煉還要鍛煉。不能讓她學了跟沒學一樣。那樣,她的能力總也得不到提高。鼓勵孩子勇敢地自己向前走,往往會比嫌棄孩子沒出息更有用。”
——張揚
【場景分析】
孩子學習的目的是什么?有的人認為是考大學,有的人認為是出人頭地。但實際上這些都不過是表面目的,更深層次的目的在于,學以致用。
學了就會用嗎?恐怕這也不一定。沒有自己動手的機會,沒有自己實踐的經(jīng)驗,“死讀書,讀死書”就會只是一個笑話。妮妮買早餐算錯賬的原因在哪里?是她不認識錢?還是不會做算術?恐怕這對于一個小學二年級的孩子來說,都不應該算是很難的問題。所以,她出錯的原因就在于,沒有實踐。學的東西從沒有實踐操作過,哪里會不出岔子?
事實上,孩子動手做事,既是在印證自己所學的知識(這種知識不一定是僅僅從課堂中學到的),又是在進行新的學習。經(jīng)驗,是我們?nèi)松凶顚氋F的財富,對于孩子而言也是如此。
一個剛剛學會騎自行車的孩子不小心把自行車的鏈條弄掉了,于是他回到家中翻出工具準備自己修理??墒撬哪赣H說:“你會修這個?別鏈子沒修好再把別處修壞了。要不送修理師傅那里吧!”……
這件事情在常人眼中很稀松平常。我們很多家長就持有這樣的態(tài)度??墒聦嵣?,這樣做并不對。因為這句看似普通的話中包含著這樣的兩個意思:一是懷疑孩子的能力,認為孩子自己修不好自行車;二是阻止孩子自己修自行車的實踐行為。原因很簡單,怕孩子做不好,更麻煩。
可能這位母親在說的時候不會想到,自己的話會給孩子帶來什么樣的惡劣影響。孩子的能力遭到質(zhì)疑,信心受到打擊,鍛煉的機會慘遭剝奪……恐怕類似妮妮那樣的問題很快就會出現(xiàn)在這個孩子身上。
相反,如果這位母親持的是鼓勵的態(tài)度又會如何?孩子的生活本來就是一個學習鍛煉的過程。在父母的允許、鼓勵下,他們會慢慢消化課本中的知識,會學到許多書本上不曾有的經(jīng)驗。讓孩子自己動手吧!因為這是他們?nèi)松羞~出的第一步。這一步,需要大人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