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夫渾身卯足了勁,讓黃包車跑起來。不一會兒,他就跑順溜了,車子隨著慣性跑著,他的肩和背不用那么用力了。他就像馱東西的牲口一樣,把我們往前拉,而我,感到自由無比。白天,我出去逛街、游玩或教英語時都打著一把陽傘遮陽,現(xiàn)在是晚上,我不必擔(dān)心自己的皮膚。我坐得筆挺,深呼一口氣,然后瞥了梅一眼。她看上去無憂無慮,任由旗袍在微風(fēng)中扇動,張開的旗袍露出了她的大腿。哪一個城市能比上海更適合風(fēng)情萬種的梅呢?只有在上海,她可以施展她的社交技巧、她的笑容,展現(xiàn)她細膩白皙的皮膚,還有她那迷人的談吐。
我們穿過蘇州河上的一座橋,向右拐去,遠離了黃浦江和它那混雜著機油味、水草味、煤炭味和下水道污物的陰冷臭味。我喜歡上海。它和中國其他城市都不一樣。這里沒有飛檐和琉璃瓦,卻高高聳立著直插云霄的摩天大樓。這里沒有月洞門、影壁、精雕細刻的木格花窗和紅漆立柱,卻有著新古典主義建筑群,這些花崗石建造的華廈內(nèi)外裝點著藝術(shù)風(fēng)格的鐵藝制品、幾何圖案設(shè)計和毛玻璃。這里沒有清溪邊的婆娑竹影或池塘邊的垂柳依依,卻有著歐陸風(fēng)格的別墅。這些別墅墻面干凈,陽臺雅致,有成排的柏樹,修剪整齊的草坪和整潔的花壇。只有老城保留了廟宇和園林,上海的其余地方都拜倒在貿(mào)易、財富、工業(yè)和罪惡之神的膝下。這里有裝貨、卸貨的貨倉,有跑馬場和跑狗場,有數(shù)不清的電影院,還有可以跳舞、喝酒、發(fā)生性關(guān)系的俱樂部。上海,接納了百萬富翁和乞丐,黑幫和賭徒,愛國者和革命者,藝術(shù)家與軍閥,當然,還有我們秦家。
車夫拉著我們穿行在狹窄的小巷中,巷子窄的只容得下行人、黃包車和手推車。手推車上還配了凳子,好順便搭載乘客。然后,我們拐進了靜安寺路,這是一條優(yōu)雅的林蔭大道。車夫一路小跑,全然不顧擦著我們身邊鳴著喇叭飛馳而過的雪佛蘭、戴姆勒、伊索塔·弗拉西尼汽車。我們行到信號燈處停下時,一群小乞丐沖入混雜的交通中,圍著黃包車,拉著我們的衣服。我們走過的每個街區(qū),都散發(fā)著死亡和腐爛的味道、生姜和烤鴨的味道、法國香水和焚香的味道。街上傳來上海話的喧鬧,算盤珠子的噼里啪啦,還有黃包車輪子壓在馬路上的咯咯聲,這一切都是這個城市的背景音樂,時時提醒我:我在自己的家鄉(xiāng)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