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奧義難言,卻總在冥冥之中將一些人牽系,依照上天期望的命途讓彼此之間發(fā)生關聯(lián)。有一些是溫情細膩的繾綣,有一些是銘心刻骨的慘然。
李清照和趙明誠,好似是愛河兩岸的尋路人。初見時,彼此雖隔河相望,默然無言,卻已然都知道對方是自己喜歡的,也知道對方是喜歡自己的,縱然一言不發(fā),也是會在不經(jīng)意的時刻便兩相知會的。然后知道,自己接下來的路將要如何走,去往何處,同誰在一起。再清醒不過。世間最幸運的事,也不過如此。
關于他們的情定,元代伊士珍所著《瑯嬛記》里有一則故事。他芝芙一夢,便心與她屬。自然,這段故事無據(jù)可憑,權當妙趣。也是因他們伉儷情深,才引得后人遐思不已。故事這樣記載:
“趙明誠幼時,其父將為擇婦。明誠晝寢,夢誦一書,覺來惟憶三句,云:‘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以告其父,其父為解曰:‘汝待得能文詞婦也,言與司合是詞字,安上已脫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非謂汝為詞女之夫乎。’”
公元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二十一歲的趙明誠與十八歲的李清照結為連理。如是風清。如是月明?;楹?,二人更是癡于愛,昧于情。有那么一段時間,似是世無他事,僅有彼此。都甘愿沉淪在男歡女愛里,不愿醒。
因趙明誠自小極愛金石字畫,收集甚多,也自培養(yǎng)出不一般的鑒賞能力,于是二人時常去京城的古玩街市,去淘自己心喜的字畫金石。在那被視若珍寶的古物面前,兩兩相對,便覺,此生就是這樣了,真是好。
若是沒有“元祐黨爭”,也許真的會無憾。卻偏是有,且傷勢來得如此之重。成親不過兩年,突遭變故。宋徽宗時期,貪官蔡京勾結宦官獨專朝政。蔡京為了自己把持朝政,就給反對他的司馬光、蘇軾等三百零九人扣上“元祐奸黨”的帽子。李清照父親李格非是故交,也禍及其中。
據(jù)李清照詞與相關史料推測,大約于公元1103年,李清照曾被迫離家。因她娘家與趙明誠一族分屬舊黨和新黨兩派,于是在惡劣的政治環(huán)境里,他們之間便被迫削淡關聯(lián),兩相保全的方式即是李清照離家遠遁。并且一去即是三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