鑾殿高中
人生一世,如白駒過隙,年華轉瞬即逝。一生仿佛就是為了看一片葉子由抽芽到落地,看一只蟬蟲由出生到老去,看一朵曇花由含苞到凋謝。蘇子說:"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若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瀟灑豪邁如東坡居士,他的話總是讓迷惘的人豁然開朗。然而,縱有高才雅量,亦會有不合時宜的悲涼。歷史,就像是一個裝載了無數(shù)記憶的老人,他深邃而沉默。他見證過無數(shù)熱血英雄披荊斬棘、策馬揚塵,憑著過人的才智與謀略、鋒芒和霸氣統(tǒng)一河山;也見證過無數(shù)墨客文人十年寒窗、日夜苦讀,憑借過人的才華和胸襟、堅定和信念封侯拜相。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成者在史卷上千古流芳,敗者湮沒在茫茫風煙里。
所謂千帆過盡,因為見證過百舸千帆在江河上競逐,走過萬水千山,才甘愿寄一葉扁舟,獨作江邊漁父。生命是一個過程,從平淡到復雜,再從繁復到簡單,只有經歷過,才不算遺憾。一個波瀾不驚的人,是因為他曾經有過驚濤駭浪,所以澹定從容。一個無謂的人,是因為他曾經擁有過,有過才可以無謂,倘若不曾有過,又何來無謂。我們所看到的隱者,都是脫下征袍、拋散浮名的人,他們品嘗過世情百味,才歸居田園,與山水為伴,閑對春花秋月,一壺濁酒度盡余生。
納蘭容若,自問是英雄,亦為詞人。他雖不是世間功利客,不慕虛名,卻亦有遠大抱負。他并不甘愿做滄海里的一顆沙礫,渺小若微塵,也不希望可以在大清的土地上留下一座不朽的豐碑。只是想在人生的書頁上記下真實的一筆,也算不辜負上蒼所賜予他的生命。
清朝統(tǒng)治者,長期以來被漢人文化熏染,慢慢接受并且喜愛上這種氛圍。他們漸漸丟下刀劍,拿起筆墨,逛戲園,玩味古董藝術,再不是從前那些只懂得馳騁疆場的野蠻漢子了。他們將園林建在山水靈逸之地,狹小帳篷換成亭臺樓閣,耕種漁獵換成錦衣玉食。過往的游牧生活、林海雪原、大漠風情,被古典庭院、杏花煙雨取代。時間可以改變一切,改變根深蒂固的思想和習慣。一個人原本是沒有故鄉(xiāng)的,當你在一個地方居住久了,就會被當?shù)氐奈幕土曀姿腥?,而后在那里?chuàng)造生活、耕耘日子,那里就成了故鄉(xiāng)。
康熙帝提倡以儒家思想為本,試圖用儒家思想來感化漢人,消除他們對滿人心理上的隔閡。納蘭容若身上雖然流淌著滿人的血,但他骨子深處,卻有著許多漢人都不能及的儒雅和情懷。對于上次未能參加殿試,他深感遺憾,這些日子,他挑燈夜讀,不僅為收集史料,編著新書,并且也為博取功名,熟讀八股文章。
康熙十五年,納蘭容若補行了殿試,一舉高中,被錄取為二甲第七名。他所取得的成績,對于滿族出生的讀書人來說,已數(shù)佼佼者。納蘭面對廷對時,析理之諳熟,幾乎在一些朝廷中的宿儒之上??滴鯇@位青年才俊極為喜歡。在文武百官的眼里,納蘭就是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鷹,而朝廷必會有一片廣闊的天空任他遨游。
明府花園再一次張燈結彩,似乎所有的喜事都由納蘭而起。他成了納蘭世家的驕傲,縱是身為宰相的納蘭明珠,也不及他這般榮耀。他的不平凡,他的出眾,不僅是高貴的身份,還有他卓然的容貌、翩然的風度、曠世的才華,以及太多別人所不能擁有的氣質。這樣一個集世間優(yōu)點于一身的人,被推向人生最高境界,卻有著平凡人不可體會的寒涼。
高處不勝寒,這是納蘭這段日子以來最深的體會??墒钱斠粋€人悶在井里,又難免感嘆人生的狹隘,有著一身才華無處施展的失落。自古以來,多少人在矛盾中掙扎,為求完善,不斷地超越自我,可是也有許多人,窮其一生也無法讓自己穎悟超脫。聰明如納蘭,又將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