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3)

這個時代的愛與痛 作者:《讀者·原創(chuàng)版》雜志社


 

大學沒讀完,馬克思又開始談戀愛,對象是特里爾市的樞密顧問路德維?!ゑT·威斯特華倫的女兒燕妮。老馬克思曾擔心兒子過早戀愛,難成大器。但不管怎樣,馬克思與燕妮的結合,對馬克思來說絕對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盡管他曾有愧于燕妮對他的忠貞。

馬克思和燕妮的出身決定了他們都講究生活品位和質量,同時,過去的家境與地位也使得他們不得不顧及顏面。他們喜歡讓別人覺得他們過得很舒適愜意。馬克思的母親去世后,有一筆遺產要由老馬的舅舅匯給他,為了撐面子,馬克思回信騙舅舅,說自己并不著急要這筆錢,因為他剛剛在股票市場賺了400英鎊。

為了面子,馬克思要子女接受上流社會所需的一切教育,補習法語、意大利語,請私人老師教授繪畫,租借鋼琴,學習音樂,并且參加各種社交活動。這一切,使得馬克思的財政更加捉襟見肘。

對于貧困,馬克思十分郁悶與無奈。他在給恩格斯的信中曾喟然長嘆:“老實說,我寧可切掉我的大拇指,也不愿意給你寫這封信。每每想到半生過著依賴別人的生活,簡直心灰意冷?!?/p>

作為革命者,馬克思極端蔑視資本主義制度,他痛恨這個社會,他咬牙切齒地發(fā)誓“不允許資產階級社會把我變成制造金錢的機器”,公開宣稱要用暴力推翻這個制度。但作為人來說,馬克思又希望自己在這個制度下能夠過上“體面而高貴的生活”。用老馬的話說:“純粹無產者的生活方式在目前是不適宜的?!笨稍谟@樣的資本主義社會里,這需要錢才能維持,而這恰恰是有錢的資產者才可以享受到的待遇。老馬似乎陷入了一個怪圈:一方面,他痛恨、指責、批判、聲討萬惡的資本主義制度,號召無產者聯合起來,一塊兒造反、革命;一方面,他又希望在現實中,自己和家人最好能過上與資產階級上流社會一樣的生活。

要說起來,英國的這種民主制度,對馬克思還算寬容。老馬是德國人,可德國容不下自己的兒子;沒辦法,跑到巴黎,法國內政部下了驅逐令;老馬又到了布魯塞爾,比利時政府也把他視為眼中釘,不準他停留;老馬回到科倫,可還是被普魯士政府轟出了國境,最后只得流亡到倫敦。馬克思前腳剛到,普魯士政府后腳就趕過來了,不依不饒,一直追到大不列顛,告訴大英帝國的內務大臣,馬克思是一個宣揚“暴動弒君”,鼓吹“推翻資本主義,建立共產主義”的不逞之徒,萬萬不可收留,以免養(yǎng)虎為患。還得感謝人家大英帝國的官員有紳士風度,優(yōu)雅地回答道:“依照我們的法律,只要與英國女王無關,只要沒有制定明確的計劃,僅僅對弒君的討論并不足以構成逮捕這些策劃者的理由?!庇谑牵R克思全家便在倫敦落下腳來。馬克思去世前9年,曾要求加入英國國籍,但未獲批準。他死后也沒有被安葬在自己的祖國,而是長眠在倫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墓。

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

——卡爾·馬克思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