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熟悉的約翰·列儂,并不是你們通過媒體認識的約翰·列儂。那是我一個人的約翰·列儂。他是輝煌的,是快樂的,是憤怒的,也是憂傷的。我深深愛著他,因為這樣一個人曾是我們那個時代、我們這個世紀和人類的一部分,與他生活在一起,我感到無比的幸福?!?——大野洋子
2010年9月3日,70多歲的大野洋子回到英國利物浦,回到約翰·列儂的故居。門外有幾百個列儂的歌迷喊著她的名字,她此時已是一個黑黑瘦瘦的老太太,她一個人安靜地坐在一樓的房間里,看著沒有變動過的老式沙發(fā)和地毯,追憶往日與列儂在一起的生活。
有一天我在酷六網(wǎng)上看到了一個視頻,是大野洋子親自整理的MV,里面是她和列儂在一起的片段,他們一起出門,一起坐車,一起散步,背景音樂是列儂唱的《stand by me》。
這個視頻讓我很感動,在他們的眼神和腳步里,我看到的默契和愛情,是那么真實。
1933年2月18日,大野洋子出生于東京。她的父親雖然是一個銀行家,但年輕的時候,曾是古典鋼琴演奏家。大野洋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鋼琴,并接受歌劇的聲樂訓練。1952年,大野洋子去了美國,在Sarah Lawrence學院學習音樂。
這段時間,她開始和朱莉亞學院的學生ToshiIchiyanagi約會,并且不顧家人的反對,和他結婚,把家搬到了曼哈頓。他們在曼哈頓的小公寓,成了紐約藝術圈著名的聚會場地,大野洋子和一些前衛(wèi)藝術家,在家里盡情創(chuàng)作各種音樂,把音樂、詩歌等藝術形式融合在一起。
1961年年中,她與丈夫分手。
1961年11月,大野洋子第一次在卡內(nèi)基朗誦廳表演,但是惡評不斷,她受到打擊,開始服用鎮(zhèn)靜劑,因為服藥過量,被送進精神病院。
這時,她認識了爵士音樂家安東尼·科克斯,他們墜入情網(wǎng),很快結婚,并生下了女兒,但是女兒出生一年之后,她又與科克斯分手了。
分手之后,大野洋子重新回到紐約,做她的行為藝術,她大膽地向傳統(tǒng)的藝術形式和觀念提出挑戰(zhàn)?!盀槭裁串嫾液偷袼芗冶仨毦窒抻诶L畫和雕塑?為什么音樂家只能用聲音創(chuàng)作?”她認為,世界和人,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人的視覺、行動和聲音,也是一種藝術表現(xiàn)。
在她很小的時候,日本戰(zhàn)亂,食物不足,她和弟弟很餓,但是又沒有辦法,于是大野洋子想了一個辦法,和弟弟想象了一個菜譜,假裝有很多好吃的東西,然后她和弟弟開始討論,吃什么好呢?盡管當時他們什么都沒有吃到,但是討論菜譜讓她和弟弟十分高興,漸漸忘記了饑餓。這也許就是大野洋子的作品,很多都來源于想象的原因。
1965年初,大野洋子在卡內(nèi)基朗誦廳表演了著名的《切片》(Cut Piece),觀眾被邀請上臺,用剪刀不斷剪下她身上的衣服,把碎片帶走。這個作品反映了一個女人要經(jīng)歷的痛苦和掙扎,別人來到她身邊,如果他們想要拿走什么,就請隨便拿走,任何地方都可以,她毫不反抗。這個很有沖擊力的作品,讓她名聲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