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琳委屈啊,畢竟第一次去婆家,只提幾斤水果有啥意思?還想不想留好印象了?好在爸爸說了句寬慰人心的話:"自己的事,大主意自己拿,別人的意見僅供參考。"
在自己房間里,何琳給好朋友劉小雅打電話。兩人是從高中就開始的鐵姐們,雖然大學就分開了,但交流從未停止過。而且小雅早她一年就有了個超級帥的男朋友,兩人愛得轟轟烈烈,八頭牛都拉不回來,國慶期間就要修成正果,結(jié)婚了。同齡人的經(jīng)驗比隔代人更有參考價值吧。
電話里,何琳把要去男友家的事大致說了一下。
處在蜜月期的小雅很干脆:"多買點東西,也花不了幾個錢,看望男友的親媽,又不是別人,重視別人也能得到別人的重視,空著手去哪好意思?也讓男友難做人啊。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只有對他家人好了,他家人才能對你好!"
一番"過來人"的忠告,何琳釋懷了。小姨的話都是老皇歷了,科技在發(fā)展,時代在進步嘛。那一夜她睡了美美一大覺。
2.
王傳志和何琳是大三時在朋友聚會上認識的。傳志憨憨的,身材挺拔結(jié)實,面相老實,膚色稍深,言行有些木訥,常成為女生掩口而笑的對象。農(nóng)村考上來的學生大部分這樣,早年家庭教育的缺失加,明顯與更諳人際之道的城市少爺們不同。
何琳生于都市,家境相對殷實。她自小就是個乖乖女和嬌嬌女,母親的清高勁兒也遺傳了過來。可能看慣了城里公子哥兒的不學無術(shù)和拖拖拉拉,何琳認為他們太矯情,不懂得人生含義,王傳志的出現(xiàn)讓她心里一亮,那么羞澀與局促,光安靜的眼神就與眾不同,不由多望了兩眼。
多少年了,高考像一張大網(wǎng),大浪淘沙,把農(nóng)村最優(yōu)秀的人才網(wǎng)羅到城市里;多少年了,高考制度都是以分數(shù)為先,以高分論英雄,排排隊分果果的年代,高考狀元就讓人想到:不簡單,腦袋聰明智商高,單槍匹馬過擠了獨木橋。王傳志就是一個農(nóng)村地區(qū)的狀元,還以前十名的身份在大學新生入學典禮上被校長點過名。這是一名腦袋好使的模范生。
何琳對這樣的校園英雄有過無數(shù)憧憬,這來自她在大學當老師的母親不偏不倚的態(tài)度和有意無意地念叨:這些孩子能從農(nóng)村走出來,像鯉魚跳龍門,從海量、人群中跳出來就不容易,上進心、積極性、不甘落后的沖勁也更明顯。如果說何琳看中了這個農(nóng)村青年什么,就是那種積極改變命運的姿態(tài)和韌勁特別打動她。
王傳志也很喜歡眼前小巧瓏玲的女孩,聰慧,苗條,白皙,溫柔可愛,不是那種驚艷的漂亮,卻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氣質(zhì),特別是沒有城里女孩眼睛長在腦門上的傲慢和勢利。二人都屬慢熱型,先是不討厭,后是好感,慢慢地就怎么看怎么順眼了。
當然,二者稍有不同的是,何琳是屬于觀察型,慢慢找證據(jù)和理由說服自己,這個男孩是否真的優(yōu)秀,真的可以托付終身?傳志是觀望型,自己條件不好,家境不好,有點自卑情結(jié),覺得沒有資本高攀城市小姐。好在愛情這種純主觀的情感有一種勢不可擋的爆發(fā)力,可以輕而易舉地逾越一切世俗的說教和偏狹的眼光。
他們也像所有校園里如溫室花朵般的愛情一樣,因沒被風吹雨打過而更顯嬌艷,花前月下,山盟海誓,執(zhí)子之手,于是兩人從畢業(yè)前的形影不離自然過渡到畢業(yè)后的談婚論嫁。
第二天下班,王傳志照例又去接何琳,逛逛街,找個地方隨便吃點什么。王傳志很節(jié)儉,像街頭羊肉串、烤紅薯、糖葫蘆什么的,自己總是找借口不吃,或少吃,緊著何琳吃。何琳習慣了傳志的囊中羞澀,每次要一兩串,塞塞牙縫,欣喜的就是這種受寵的感覺。這是個有情飲水飽的羅曼蒂克時期。
何琳拿著一串羊肉津津有味地吃,傳志幫她拿著另一支,從小街北頭吃到了南頭,然后走進超市。
何琳在前面走,傳志推著小車在后面跟著。何琳沒過過窮日子沒缺過錢,眼光高,只買貴的好的,顯然不太理會姨的話,中年婦女,小氣得很啊。要龍井,二百多一盒,再加一盒;保暖內(nèi)衣四件,未來婆婆一件,大伯哥一件,嫂子一件,大伯哥九歲的女兒招弟一件,共花去九百多;花旗參一盒,三百多--不知怎的,小姨的話又在耳邊響,她遲疑了一下,回頭看男友。傳志正安靜地看著她。她笑了一下,馬上拿了兩盒,再回頭,男友在咧著嘴笑。又提了一瓶五十多塊的金帝巧克力,在食品店買了多份糕點,當然北京特產(chǎn)果脯是少不了的。
眼見小車上的東西小山似的長了起來,傳志小心地說:"我沒那么多錢啊。"
何琳瀟灑地亮亮卡,"從上面劃,老爹給的。"
傳志表現(xiàn)很安靜,眉宇全舒展開了。
"哈,這樣回去有面子吧?"何琳俏皮地看著他,"不過要提不動了。"
"放心吧,我有力氣。怎么能讓你這個弱不禁風的小女生提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