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遇寵不驕,謙恭處世

曾國藩官場筆記 作者:神馬


為保身家計,曾國藩始終抱著憂患意識做官,在功名富貴面前,他能夠保持一種清醒的認識。這樣一個貴而不顯、遇寵不驕的人,自然能夠長保榮華。

事實上,年輕時的曾國藩很驕橫。道光年間,曾國藩就已經(jīng)在北京做官了。當時的他血氣方剛,加之一路順風,平步青云,因此傲氣不少。當時的曾國藩很喜歡與人爭斗,尤其“好與諸有大名大位者為仇”。

咸豐初年,曾國藩奉旨在長沙辦團練,也動輒指責別人,因此,后來弄得與湖南官場不合。雖然其中有些爭斗,曾國藩挽回了顏面,但由于剛烈太甚,傷害了這些官僚的上下左右,無形之中給自己設(shè)置了許多障礙,使得團練工作開展之初十分艱難。

咸豐七年在家守制時,經(jīng)過一年深刻的反省,曾國藩才開始認識到自己辦事常不順手的原因。此次反省之后,曾國藩進一步悟出了官場中的做人之道:“歷觀名公巨卿,多以長傲、多言二端而敗家喪生。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惶煜鹿沤裰谷?,皆以一惰字致敗?!?/p>

自此,曾國藩變得謙虛起來。他不只對同僚下屬相當謙讓,就是對手中的權(quán)勢也常常辭讓。咸豐十年六月實授兩江總督、欽差大臣之后,曾國藩多次上疏奏請減少自己的職權(quán),或請求朝廷另派大臣來江南協(xié)助他。

同治元年,曾國藩升任兩江總督,三千里長江水面,迎風招展的全是“曾”字帥旗。然而,到了此時,作為三四十萬人馬的最高統(tǒng)帥,曾國藩已經(jīng)沒有絲毫飛揚跋扈、洋洋自得之態(tài),反而處處小心、慎之又慎。

到了晚年,曾國藩總結(jié)為官之道時,把“傲慢”看做是致禍之由,認為為官傲慢輕則會導致自己的職位不保,重則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因為傲慢會使人自以為是,處理不好周圍的關(guān)系,使自己陷入孤家寡人的危險境地。因此,他一再要求為官必須戒傲,只有這樣才是保全自己之道。

曾國藩認為,人應該“常存冰淵惴惴之心”。他說:“吾家方豐盈之際,應時時自惕、自概?!币馑季褪钦f,越是鼎盛、富貴之時,越要謹慎、警惕。

從曾國藩的一生可以看出,他的成功與謙恭是分不開的,而且,他也確實做到了“謙”。他不僅要求自己“謙”,還時時提醒家人要“謙”,在家書中,他這樣說道:“余以名位太隆,??肿孀诹粼r之福自我一人享盡,故將謙字時時自惕,亦愿兩賢弟之用以自惕,且即以自概耳?!?/p>

我們現(xiàn)在常講:“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边@個道理,曾國藩早就知道了,正因為他能夠謙恭處世,面對榮寵而不驕傲,所以他能夠穩(wěn)坐官場,殷澤后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