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是官場中人自我保全的一種主要手段。官場中,很多人喜歡大肆張揚。其實,表現(xiàn)得聰明并不能讓我們受益,只有適當“糊涂”,才能以靜制動、以柔克剛。
道光年間,與曾國藩十分要好的陳源袞,性情和曾國藩差不多,對于很多看不順眼的事情,都想給予糾正,為此得罪了很多人。
曾國藩曾寫信告訴他,看事情太明白,太苛刻,不是一件好事。要學會裝糊涂,才能保全自身。在給弟弟的信中,他也反復強調(diào)說:“大抵世之亂也,必先由于是非不明、黑白不分。愿諸弟學為和平,學為糊涂。”
其實,曾國藩的這一番話,是從自身的經(jīng)歷領悟得來的。當時,曾國藩飽受皇上的猜忌,因為他每每做事,都喜歡較真,看到不順眼的事情,就上奏皇上,希望皇上能夠糾正。
可是問題沒能解決,反而得罪了很多人。甚至有人奏請皇上,說曾國藩不過一介匹夫,什么情況都分不清楚,卻身居要職,實在是朝廷的一大悲哀。皇上聽信了他們的話,就奪去了曾國藩的官職,盡管他組建了湘軍,卻是有名無實。
在吃過一次虧以后,曾國藩深刻地反省了自己,覺得是自己太過認真,導致遭到官員們的排擠。所以在以后事情時,他學會了裝糊涂,對很多事情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湘軍剛開始創(chuàng)辦的時候,王鑫是反對者中聲音里最強烈的一個。他性情剛烈,善于用兵,所以十分看不起曾國藩,覺得曾國藩不過是一介書生,是不可能懂得行軍打仗的。
曾國藩為此十分不服,二人的矛盾升級,甚至發(fā)生過口角。
不久以后,王鑫因驕而敗,在鎮(zhèn)壓太平軍時損失慘重。為了挽回自己的名聲,他招募了幾百名新兵,殺了30個太平軍的殘兵,就向皇上邀功。
曾國藩的手下看到了奏折,心中十分氣憤,就跟曾國藩說,希望他跟皇上實話實說。
可是曾國藩反過來安慰他們說:“我跟他之間有矛盾,如果跟皇上說了,皇上不但不相信我,反而會覺得是我在挑事。不如裝糊涂,放過他吧!”
面對他人的錯誤,曾國藩選擇了“糊涂”,這種做法既保護了對方,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所有的官場中人都應該向曾國藩學習,不能總是較真,覺得看不順眼的,或者自認為是錯的,就去糾正。其實,很多事情我們是沒有辦法阻止的,凡事都弄個明白,只會給自己惹麻煩。所以,當環(huán)境沒有辦法改變的時候,為了保護自己,我們不妨也“糊涂”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