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與人為善,換回成功

曾國藩官場筆記 作者:神馬


生活中,與人為善,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它能讓善良的人得到他人的尊敬和欽佩。然而,與人為善絕不是一種簡單的同情心,又絕非是一種虛偽的資助,它是一種博大的關(guān)愛,是一種無形的相助,是一股矯正世俗的春風(fēng)。

官場中,與人為善不僅可以為我們帶來好心情,更重要的是會有助于我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

曾國藩本是一個文官,迫于朝廷的委以重任,也迫于自己報國心切,他義無反顧地棄筆從戎,走向了充滿血腥的戰(zhàn)場。于是,很多人便將其形象定位為兇神惡煞的樣子,甚至還為他取了“曾剃頭”的綽號,給曾國藩釘上了“惡人”的烙印。

其實,戰(zhàn)場上的曾國藩雖然冷酷無情,但官場中的他卻是一個充滿愛心的人。他非常注重與人友善,并極力主張好心一定有好報。

他善心對待士兵,讓一支堅強的湘軍“拔地而起”;他善心對待同事、下屬,使得人心所向,深得民心;他善心對待家人、親戚,使得家庭充滿和睦、祥和。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寬容別人同樣也是寬容自己。曾國藩把與人為善作為同他人相處的潤滑劑,同時,他也獲得了眾人的青睞。此外,曾國藩還不曾將善心丟棄,時刻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28歲時,曾國藩考取了進(jìn)士。從此,開始了在京為官的數(shù)十載生涯。雖然遠(yuǎn)離自己的家鄉(xiāng),雖然已經(jīng)功成名就,但他卻沒有失去自己的習(xí)性,時刻關(guān)注著家鄉(xiāng)的困難親戚及讀書人士,甚至是乞丐。

看到他們生活的貧苦,曾國藩沒有忘記伸出援助之手。雖然身為朝廷的高官,但事實上他的俸祿卻非常低,生活也并不寬裕,每年還需要靠借債來維持生計。然而,就是在自己生活條件還如此貧困的情況下,他卻能時刻想到幫助別人,為別人分憂解難。

好心一定有好報,曾國藩謹(jǐn)記在心,在他的官場生涯中,他把“善”運用到了實處,充分發(fā)揚了與人為善的精神。在與人為善的基礎(chǔ)上,曾國藩做到了用自己的善良之心對待一切,因而,他獲得了廣泛的人際關(guān)系,并且深得民心。

老子曾說過:“上善若水”,與人為善者可以如水一般溶解萬事萬物,化解人間恩仇;與人為善就是要善心待人,善心待物,善待一切。曾國藩對同僚友善,對下屬愛護(hù),他把與人為善看做立足官場、取得成功的保障。

當(dāng)然,他的真心和友善,換回了同僚的幫助,士兵的忠誠;換回了湘軍的氣勢磅礴;換回了大清朝的穩(wěn)定;也換回了自己的成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