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升官的過程中,雖然細節(jié)上的小事也能影響事情的發(fā)展,但是遠遠不及大的形勢來得重要。所以,想要成大事,就一定要留心大局,從大處著眼,然后才能借勢而起。否則,就算有千條妙計,也難有作為。
太平天國起義爆發(fā)時,清政府下旨讓遠在湖南老家為母丁憂、身為平民的曾國藩自籌兵馬糧草,鎮(zhèn)壓太平軍。
最初創(chuàng)立湘軍的時候,曾國藩沒有實權,也沒有軍餉,兵力發(fā)展得十分緩慢。為此,曾國藩很是著急。為了得到朝廷的封官,他幾乎想盡了一切辦法,但是始終不能如愿。
后來,他帶領湘軍鎮(zhèn)壓太平軍,立下不少戰(zhàn)功,但還是一次又一次地與官職擦肩而過。在為父親守喪期間,曾國藩曾向清政府要督撫的位置,但遭到了拒絕。
一直到1860年。這一年,太平軍斗志激昂,越戰(zhàn)越勇,到處都充斥著清軍兵敗的消息。這給曾國藩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會,清政府需要曾國藩,就一定會給湘軍一個妥善的安置。
果然,幾天以后,清廷下旨,任命曾國藩為兩江總督,曾國藩從此可以名副其實地大干一場了。
盡管得到了朝廷的認可,可是曾國藩絲毫不敢大意。在轉戰(zhàn)沙場的途中,他也常常打聽朝中的消息,對于朝中的一舉一動都表現(xiàn)得十分敏感,因為朝廷中的任何變化都可能影響到自己的官位和利益。
在專制統(tǒng)治的時代里,消息本來就很封閉,再加上交通不發(fā)達,所以慈禧太后發(fā)動政變一個多月了,曾國藩還全然不知。在攻占了安慶之后一個星期,曾國藩才知道咸豐帝駕崩的消息的。
后來,慈禧下旨,重新任命曾國藩的職位,其實也是在試探曾國藩的立場。
得知八位顧命大臣被殺的消息,曾國藩認真地分析了朝廷的形勢,找到了行動的重點和方向。他馬上給慈禧太后回復,讓她對湘軍放心。
曾國藩的舉動,贏得了慈禧太后的信任,從此湘軍成了鎮(zhèn)壓太平天國的主力。后來,曾國藩又被封為內閣大學士,總督五省兵馬。
一個做大事的人,必須要看得清形勢,只有在大形勢上把握了主動權,才能在步步為營、步步高升,才能在別人看不到機會的時候尋找到發(fā)展的機會,在別人不能謀取到利益的地方賺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