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生長收藏有開關,張仲景的養(yǎng)生“閥門” (1)

人體的春夏秋冬 作者:史贊華


醫(yī)圣張仲景有部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這是他仔細研讀《黃帝內經》、《難經》、《陰陽大論》、《胎臚藥錄》等古代醫(yī)書之后的創(chuàng)新之作,也是歷代醫(yī)家十分推崇的一部經典作品。其實,張仲景不僅在此書中為醫(yī)生提供了診斷治病的方法,也為普通人間接指明了養(yǎng)生和覺病自察的方法。

為何說這與覺病自察的保健方法密切相關呢? 因為張仲景把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各種癥狀都做了總結,并根據(jù)病邪入侵經絡、臟腑的深淺程度,病人體質的強弱,陽氣的盛衰,以及病勢的進退緩急和有無宿疾舊病等情況,加以綜合分析,找出了發(fā)病的規(guī)律與防治之法。

普通人如果去看《傷寒雜病論》會覺得一頭霧水、艱澀難懂,什么六經八綱,不知所云。在這里我給大家用形象的語言講解一下。

張仲景書中的六經,分別叫做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這六經究竟有什么功能呢?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所以圣人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于生長之門。"

沉浮也就是出入與升降,也就是指陽氣的出升釋放與收藏蓄積,萬物的沉浮是表象,究其實質,是陽氣在發(fā)生著變化。釋放與閉藏,好比機器的打開與關閉,應該有一個控制的閥門。

張仲景就告訴我們人體本身也有兩個閥門來控制,一個是釋放閥門,一個是收藏閥門,即三陽與三陰的開合樞,兩個閥門都是雙向的,有開有關。釋放閉藏的就是陽氣,是生命的能量。

釋放閥門打開,陽氣便不斷升發(fā),不斷釋放,隨著這個升發(fā),釋放,人體同大自然一樣,表現(xiàn)出的便是春夏的變化,萬物在這個過程逐漸地升浮起來;當釋放閥門關閉,收藏閥門打開,陽氣就會轉為入降,轉成蓄藏,這個時候秋冬也就開始了,萬物則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地沉寂下來。

釋放閥門與收藏閥門需要相互配合,兩個閥門不能同時打開或關閉著,該釋放的時候,收藏閥就要處于關閉狀態(tài),該收藏的時候,釋放閥就要處于關閉狀態(tài),否則就會出現(xiàn)陽氣出不敷入或入不敷出的情況,人體的四季變化就會受到擾亂,生命就會發(fā)生異常。這也就是為什么中醫(yī)講求陰陽的協(xié)調統(tǒng)一。

釋放閥門打開,陽氣逐漸地升發(fā)釋放出來,陽氣也在人體中充分地發(fā)揮作用,但是如果一直釋放,就如同一個人總是工作而不休息,或是無法休息難以入睡,長此以往就會影響健康。所以陽氣的升發(fā)釋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要慢慢關閉釋放的閥門讓陽氣從升發(fā)轉到收降,從出轉到入,從浮轉到沉。

如果釋放閥門的關閉出現(xiàn)了問題,往往就會出現(xiàn),該涼的時候涼不下來,如同夏天持續(xù)了很久也不過去,秋主肅降,秋天一直到來不了,那么陽氣就一直向上生發(fā)著降不下來,那么人就會出現(xiàn)身體表面熱的癥狀。

同樣,如果收藏之門的打開出現(xiàn)了問題,就會影響到陽氣的內入與收藏。陽氣內入,是為了陽氣本身的休養(yǎng)生息,同時還要溫養(yǎng)人體的五臟六腑。

所以,如果收藏之門打不開,陽氣就得不到休養(yǎng),臟腑也得不到溫養(yǎng)。人體的能量得不到貯藏蓄積,陽氣便會減少,人也就常常會腹?jié)M而吐,感覺食物不消化,還會出現(xiàn)腹痛胸悶的癥狀,因為臟腑受寒,尤其是脾胃的功能受到了影響。

收藏閥門的關閉也是十分重要的,當陽氣蓄養(yǎng)到一定的時候,收藏閥門必須關閉,從而結束這個蓄養(yǎng)狀態(tài),開始一個新的狀態(tài),使陽氣再次轉入升發(fā)。

如果這個閉合的功能有了障礙,那么陽氣該出的時候出不去,同樣也會產生熱。不過,同釋放閥門關閉故障時的熱有所不同,此時的這個熱不是外熱,而是內熱,不是氣熱,而是血熱。釋放閥關不上,是陽氣在外,當降不降產生熱;收藏閥關不上,陽氣在里,當出不出而產生熱。

收藏閥門關不上通常是由于什么呢?由于受寒,因為寒主收引,就好比冬季如果太冷的話,閥門往往會被凍住。

一般來說,五臟的陽虛多由氣虛進一步發(fā)展而來,久病、受寒、過勞、營養(yǎng)不良都有可能導致;五臟的陰虛多則多因久病傷陰、七情太過化火致病、過勞、過食辛熱等因素導致。

前面說過,藏在五臟之中最主要體現(xiàn)在腎上,所以腎的陽虛陰虛一般都比其他臟腑更為明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