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節(jié):追尋父親的足跡-采訪毛澤東的兒媳邵華(8)

真情見證:開國領(lǐng)袖的親情家事 作者:郭戰(zhàn)平


逝者如斯,悲哀在時光的流轉(zhuǎn)中沉積著同時也漸行漸遠……1960年,毛澤東與親家張文秋迎來了一樁喜事,思齊的妹妹邵華與毛岸青結(jié)婚。

記者:聽說毛岸英和您一家感情很深,他對你們這些弟弟妹妹都很呵護,因為他從小失去了母親,他跟母親一起坐過牢,母親被槍斃的時候他才8歲??上攵?,在他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震撼和創(chuàng)傷,他和弟弟相依為命度過了20多年。岸英的犧牲對岸青的打擊是無法言說的?

邵華:是啊,岸英犧牲后,岸青很長一段時間都沉浸在悲痛里。岸英對岸青是非常疼愛和照顧的,雖然他只比岸青大一歲,我覺得他還是挑起了一份父親、母親對岸青的關(guān)愛之情,所以他們兄弟倆手足之情是非常深厚的。后來岸英去抗美援朝的時候,他在臨行的前夜到了我們家,去看望我母親。道別的時候,他也囑咐我母親,他唯一不放心的就是岸青,怕他沒有人照顧,怕沒有人在生活上給予他關(guān)懷。因為他知道父親工作很忙,國家大事那么多,所以岸青生活上的事情,他就拜托我母親來照顧他。

因為他去抗美援朝是保密的,所以他說這些話我母親當時還覺得比較奇怪。岸英和我姐姐結(jié)婚以后,岸青幾乎每周都一塊來,岸青生活上的一些縫縫補補、洗洗涮涮啊,都是我母親幫著做,另外岸青是在蘇聯(lián)長大的,喜歡喝牛奶啊,喜歡吃面包啊,那時候也是薪金生活,又沒有多少錢,我母親就常常用自己的零用錢貼補岸青,照顧他,把岸青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只要岸青到我們家里來,我母親就會專門給他做一兩道菜,所以我和岸青從小就認識。

我和岸青結(jié)婚是在大連,結(jié)婚的時候我媽媽、主席他們都沒有到場。后來我和岸青一起回到北京看望爸爸的時候,爸爸那天特別高興,把我們都叫到中南海,所以那一天,我姐姐、新的姐夫,再加上我妹妹,我和岸青,我們幾個人都聚在了一起。

我們都高高興興去了,我還帶著相機,準備自己照相。那天去了以后,父親容光煥發(fā),看見我們都來了,笑呵呵的,和每個人握手。這時我看見從屏風(fēng)后面走出來一個人,一看,是呂厚明,哎喲,我們高興死了。因為平常跟父親在一起的時候,身邊很少有攝影記者,尤其是在他書房里啊,在會客室里,都是父子之間,哪需要攝影記者,而今天爸爸特意想到了,因為平常老看著我拿著相機照啊照啊。

我一看攝影師來了,特別高興。攝影師給我們照了合影后,我姐姐和姐夫、我、岸青和主席又照了,然后我們每個人又單獨和主席照。主席不厭其煩地跟我們照,照完了還說,照片洗出來別忘了給他們。

1962年春,我和岸青一起回到了父親身邊,把家安在北京的西郊。1970年,我們的兒子毛新宇出生,岸青視兒子如掌上明珠。

記者:聽說您和毛岸青結(jié)婚后,主席對您說,你是新媳婦,你和岸青第一件事,應(yīng)該回湖南老家去看望楊開慧的母親,你們叫外婆,90多歲了,你們應(yīng)該給開慧媽媽掃墓,新媳婦應(yīng)該去認認婆家門?

邵華:是啊,當時我覺得主席,哎呀,考慮事情考慮得這么全面,沒有忘記外祖母,沒有忘記開慧媽媽,因此叫我和岸青結(jié)婚以后呢,先去告慰老人。開慧媽媽葬在老家長沙縣板倉,在她老家旁邊,一個棉花坡,一個山上。后來我們一起到了長沙,看外婆,外婆很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