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6歲的小美養(yǎng)了一年的小花貓走失了,她傷心地問爸爸:“爸爸,我的小花貓不見了,它還會再回來么?”爸爸告訴小美:“小花貓還會再回來的,它只是去別的地方玩了,過幾天就會回來的?!边^了幾天,小花貓果然回來了,小美這次非常小心地將小花貓關在屋里,怕它再跑丟。周末父母帶著小美去爺爺家,爺爺很是傷心地坐在沙發(fā)上,小美問爺爺怎么了,爺爺說是因為他養(yǎng)了十多年的烏龜死了。小美問爺爺:“爺爺,小烏龜是沒了么?”爺爺點頭,于是小美笑了:“爺爺,沒關系,小烏龜還會再回來的,我的小花貓都自己回來了,它只是出去玩了。”爺爺摸著小美的頭對小美說:“不會了,小烏龜是死了,它不會再回來了?!毙∶酪荒樢苫蟮乜粗职郑裨谡f,這是怎么回事呢?為什么我的小花貓能回來而爺爺?shù)男觚敾夭粊砹四??媽媽明白小美開始對生命產(chǎn)生了好奇,那干脆就順水推舟給孩子上一堂生命課吧。于是媽媽拿出了幾本小美從出生到上幼兒園大班的相冊,給小美講這是你剛出生時候的照片,這是你上幼兒園小班的照片 小美突然問媽媽,那有一天我也會死嗎?媽媽笑笑: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要經(jīng)歷的。
品 悟
家長帶孩子認識世界,“生命”是一個重要的維度。孩子們只有意識到生命的有限,生命的短暫、脆弱,才能真正從內(nèi)心敬畏生命,珍視生命,踏踏實實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4~6歲的孩子認知能力有限,對于生命的認知無法上升到哲學高度,只能停留在感觀層面。這一階段家長可以利用孩子在生命中遇到的一些情況,不失時機地對孩子進行生命歷程的教育。讓孩子通過寵物去世等經(jīng)歷認識到生命是有終點的,同時因勢利導,告訴孩子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也是有限的,每個人都是從一個小嬰孩一步步成長為大人,成為老人,直至生命的終結(jié)。
策略寶典
讓孩子體悟生命歷程的策略
A.結(jié)合生活情景,讓幼兒了解生命的歷程
比如讓孩子感受四季變換、花開花謝等,讓他們明白花謝了就是這朵花死亡了,但同時另一朵花又誕生了。寵物的去世往往是孩子第一次意識到生命的終結(jié),家長不妨抓住機會,讓孩子明白無論是小動物還是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生命從誕生到成熟到衰老直至死亡是一個必經(jīng)的歷程。從而讓孩子明白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過程,而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B.利用錄像、照片等記錄孩子出生、成長的資料培養(yǎng)孩子的感恩心和責任感
有心的家長可以保留自己分娩時的錄像,待孩子懂事后可以放給孩子看,這是很珍貴的影像資料,孩子通過觀看母親孕育自己的辛苦會對母親產(chǎn)生一種深深的敬意和感恩之心。通過翻看自己從出生到上幼兒園的照片,孩子可以直觀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長。這時父母可以不失時機地教育孩子:“寶寶你看,你剛出生時還是這么一個小娃娃,什么事情都需要爸爸媽媽的照顧。一轉(zhuǎn)眼你已經(jīng)是個大孩子了,現(xiàn)在還能幫媽媽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上學以后你會學到更多知識和能力,你會更加成熟,會逐漸擺脫媽媽的幫助,最終可以自己做很多事。將來你成了和媽媽一樣的大人了,還能幫媽媽做很多事?!?/p>
C.讓孩子把握現(xiàn)在,憧憬未來
孩子明白了人的生老病死的人生歷程之后,爸爸媽媽要告訴孩子,人的壽命有限,大概不會超過一百歲,時間過得很快,所以每一天都要讓自己生活得快樂而有意義。而且做有意義的事從現(xiàn)在開始,從孩子能做到的事情開始,比如給爺爺奶奶捶捶背,多讀一本自己可以流暢閱讀的故事書,多交一個知心的朋友 對于那些情商高一些的兒童來說,家長可以引導他們?yōu)樽约何磥硐氤蔀槭裁礃拥娜诉M行初步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