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為什么越忽略越快樂?

快樂手書:173個為什么點亮人生 作者:張國慶


一些快樂是找到的,一些快樂則是忽略出來的。

有一位讀者來信對我說: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他陷入了斤斤計較的泥潭,與一些令他不愉快的人和事糾纏得不亦樂乎,不僅一無所獲,還生了一場大病。

但因禍得福的是,在病中,他發(fā)現(xiàn)了人的力量的局限:人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樣可以同時應付好多事,人也沒有很多時間去和不相干的事物周旋,除非他想毀了自己。

躺在床上,看著窗外飄舞的雪花,他突然意識到,原來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但是我們卻并沒有給予他們足夠的重視,相反,我們眼中彌漫的,卻多半是一些塵埃般的事物,這些事物影響了我們的“視力”,也阻礙了我們?nèi)バ蕾p美好的一切,去奔向自己所愛的人和事業(yè)。

也正是從那時起,他給自己定了一個原則,就是不去想,見和聯(lián)系那些令他不愉快的人和事,不讓他們影響他的心情,再有就是盡可能努力去做事,使自己變得充實起來,這樣就比較容易淡忘和“輕視”那些不重要的事?,F(xiàn)在的他已經(jīng)變得很從容了,事業(yè)和感情都有了很大的收獲,與“生病”之前判若兩人。

無獨有偶,不久前我看到了一種說法:有人提倡,一周里有兩天不要看報紙,為的是不去接觸那些負面消息。

想想也不無道理。事實上,生活中也確實有些事情就像粘在人身上的泥土一樣,拍拍也就掉了,而在離開你身體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它其實真的算不了什么,盡管它粘在你身上時你會非常不舒服。

心里有了大,才會放下小。

有一項針對世界冠軍的調(diào)查就很說明問題。調(diào)查者發(fā)現(xiàn),那些奪得世界冠軍的人往往很早就懷揣了這份特別的理想,并且十幾年如一日地追尋,這其中,他們也遇到了其他人所常見的種種挫折,但由于他們心中有一個高于一切的目標,因此很容易忽略那些在他們看來無關緊要的瑣碎。

長期的內(nèi)力凝聚產(chǎn)生了驚人的效果,他們終于因為能夠抓大放小、有所為有所不為而獲得了成功。

這也應了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斯的話:“明智的藝術就是清醒地知道該忽略什么的藝術。”他的言下之意就是,不要被不重要的人和事過多打攪,因為成功的秘訣就是抓住目標不放。他的這種思想對20世紀的美國人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