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4節(jié):天下誰人不欺生(3)

舒展!舒展! 作者:楊楠楠


蔡Sir的語氣雖然很溫和,但卻帶著明顯的指責意味:"舒展,你對工作積極是好事,但現(xiàn)在你還是個新人,缺乏專業(yè)知識,又不了解客戶,不宜直接與客戶交流。萬一說的不對,出了問題誰來承擔責任?現(xiàn)在你需要多聽、多看、多學習,也要少說話。你有什么想法,可以私底下來找我,你明白嗎?"

舒展?jié)M心委屈,卻說不出來。我跟客戶多交流幾句,還不是為了多了解點情況?這也有錯嗎?形勢對自己不利,只能忍氣吞聲。她低著頭說:"明白了。"

祁楓哼了一聲,揚長而去。蔡Sir拍拍她的肩膀,也走了。

一個新人,可以像牛一樣勤懇,卻不宜像豹一樣生猛,那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樹敵。你想表現(xiàn)沒有錯,但要有個度。最好是能制造出一個"在前輩的大力提攜下迅速成長"的假象,讓自己的成就沾上別人的功勞。這樣,你們才站在了同一條船上,才有資格一起參與游戲。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舒展越發(fā)低調起來,祁楓也就不再找她的麻煩。不過,如果別人看你不順眼,就總能找到挑釁的機會。

這天晚上,舒展跟祁楓一起加班整理創(chuàng)意。也是巧了,舒展的手機一直在響。家里的、谷郁的、夢涵的、室友的……祁楓不樂意了,皺著眉頭說:"你不能安靜一點嗎?你不需要動腦子,別人卻需要,就不能安靜點嗎?"

舒展趕緊道歉,并把手機調到了靜音上。不一會兒,祁楓的手機也響了。祁楓接起來,靠在椅背上,旁若無人地講起了電話。舒展忍不住腹誹了一番:我的電話會影響你,你的電話卻不會影響我,你的耳朵金貴,我的耳朵就是擺設,對吧?

祁楓對舒展的厭惡,始終貫穿了整個案子的始末。比如,初稿出來以后去提案時,客戶沒看好祁楓的創(chuàng)意,卻對廣告語很認可,說點子要換,廣告語卻可以保留。在回去的路上,祁楓說:"什么人喜歡什么東西。"給人留下了深刻的遐想空間。舒展只能當做沒聽見,若無其事地跟別人閑聊。

等到這個案子終于結束時,祁楓和舒展都松了一口氣,不約而同地為擺脫了對方而高興。

一組對舒展來說,固然不像個溫暖的家,卻不會讓她產(chǎn)生怨氣,伙伴們暫時還沒有認可她,是因為她需要學習和追趕的地方確實太多,不存在惡意的排斥。而且,蔡Sir是個很好的上司,這一點讓她很慶幸。

不過,舒展的狀況也太多了,有時候讓蔡Sir有點目不暇接。這不,他剛從客戶那里回來,連氣都沒喘勻呢,就有人過來告訴他:"快,蔡Sir,你家舒展正在制作部被人欺壓呢,你不趕緊把她救回來?"

其實這事真不賴舒展。她本來就是坐在制作部安靜地看人家剪片子,沒有蓄意挑起任何爭端??墒?,一通電話打破了這個安詳?shù)膱雒妗?/p>

CG師茍森放下電話就開始抱怨:"這幫做創(chuàng)意的,就光會想,事先也不問問我們,出了問題就成我們的事了。"

其余的幾個人也隨聲附和。

舒展有些尷尬。雖然她目前還不是"做創(chuàng)意的",但她畢竟是創(chuàng)意部的人啊!能當做什么也沒聽到嗎?中國人的集體觀念自小就開始被灌輸,至成年時已經(jīng)根深蒂固。我們是從小聽著"犧牲小我、成全大我"、"舍小家、保大家"長大的。傳統(tǒng)的輿論普遍支持并贊許個人服從集體的行為。在團隊中,個體成員在必要的時候有義務犧牲自己來保證團隊的勝利。同樣地,你要為別人"攻擊"團隊的行為辯解、糾正。因為你們是一體的。你維護團隊,團隊才會保全你。你漠視團隊被欺壓,也會最終被團隊拋棄。當然,把這套理論放在舒展目前的處境中可能"大"。我只能說,舒展對制作部的"反擊"就是在上述理論的支撐下進行的。

所以,盡管別人還沒有真正把她當成創(chuàng)意部的人,她還是小聲而堅定地說:"我覺得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我們出創(chuàng)意的時候已經(jīng)充分考慮過我們制作部的承受能力,并且在提案之前也開小會。所以,創(chuàng)意部不應該承擔這樣的責任。"

正在熱議此事的幾位同事被她此番言論吸引了,紛紛轉過頭來看向她。舒展還不太能把"委婉"運用得靈活自如。就算她確實沒有攻擊別人的動機,可讓她這么僵硬地一說,就讓人不舒服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