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節(jié):再婚藍圖如何描(4)

再婚書 作者:吳曉赟


離婚以前,胡女士身邊就有不少離婚的單身女性朋友,她們的生活過得挺滋潤的。剛離婚那會,胡女士對未來的生活也是充滿了希望,甚至覺得再婚也不是那么難。她自認經濟基礎、自身素質、人品都不錯,也挺有女人味。但奇怪的是,朋友們給她介紹的不少對象都接觸不久,而且大都是對方主動斷了聯(lián)系。據(jù)她自己分析,也許是她太優(yōu)秀了,把那些男人都"嚇跑了"。在以往交往的男人中,有一個比她小三歲的男人和她接觸時間比較長,雙方感覺都還不錯。但當這位男士希望她表態(tài)是否愿意正式交往時,胡女士又猶豫了。于是,那位男士便不再出現(xiàn)在她的生活中。

經歷了這些,胡女士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以前她想找一個和自己相匹配的人,但現(xiàn)在,她覺得尋覓一個適合自己的愛人才是最好的選擇。

從社會現(xiàn)實來說,高學歷、高收入、高地位的女性不僅再婚難,就是初婚也并不那么容易。傳統(tǒng)婚姻的一般模式就是男強女弱,女性很優(yōu)秀時比她弱的男性不少都退縮了。這就是男性缺乏自信的表現(xiàn)。他們覺得娶一個比自己強的老婆就沒有支配權了,自己在家里也失去了做男人的威風。同時,優(yōu)秀的女性又往往不愿意降低自己的標準。這些因素導致精英女人初婚難,再婚更難的現(xiàn)象。

精英女性畢竟在社會中是為數(shù)不多的另類,更多的是那些普通女人,她們的再婚也不容易。

霍女士離婚4年,在這4年中,她也曾交過幾個男朋友,但最終都因各種理由沒有走到一起?;襞渴窍朐倩榈?,所以在選擇男友問題上也非常謹慎,交往都是以結婚為前提。在朋友的介紹下,她認識了一位姓吳的男友,并在交往不久后便住在了一起。半年的同居生活,雙方性格上的不合就顯露了出來?;襞恳詾榭梢阅ズ弦欢螘r間,但時間越長她就發(fā)現(xiàn)這種想法太天真。都是幾十歲的人了,性格、生活習慣都已經成為定式,很難改變。最終,她決定不勉強自己,她選擇了放棄。

其實兩個人住在一起挺容易,但要攜手走進婚姻就比較困難。拋開經濟因素不談,兩個人能在性格上相互容忍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結過婚的人找對象,有想湊合了事的,也有非常挑剔的。霍女士覺得自己就屬于挑剔型,第一次的失敗讓自己不能允許湊合,所以才有"同居容易結婚難"的感慨。和對方相處久了,對方的毛病就愈發(fā)難以忍受,最后兩個人便與婚姻無緣了。

人的一生,可以說有大半生是在婚姻中走完的。相對來說,女人又對婚姻格外重視。她想有一個美滿的婚姻,有一個相伴到白頭的伴侶。一旦第一次婚姻破裂,對女人可謂是毀滅性的打擊。離婚幾乎顛覆了所有她對愛情、對婚姻的幻想。而第一次婚姻多多少少會對她的擇偶、對婚姻的看法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離了婚的女人,在選擇再婚伴侶的時候總是拿過去婚姻中的優(yōu)點來和現(xiàn)在進行比較,對現(xiàn)在對象不能包容,比較來比較去就沒了再婚的可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