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驗紅",就是看新媳婦在新婚之夜行房后是否流血,如果見紅就是處女,否則就是"破爛"。最奇怪的是,按理說是不是處女都是比較私人的事,但由于人們太在意這個了,結(jié)果就有了新娶媳婦的人家,新人要在新婚之夜后的第二天早上,把帶血的白手絹放在盤子里向眾人展示這樣的一幕。如果新娘是處女,大家就會紛紛致賀,新郎還會送一個寫有"閨門有訓(xùn),淑女可欽"的大紅喜帖向女方家報喜。而拿到報喜帖子的女方,便可高高興興拿著這個四處炫耀。相反,如果白手絹上沒有血跡,那就說明新娘子不是處女,其下場很可能是當(dāng)場被休,即使不被休今后也會遭人恥笑一生。
一般來說,"驗紅"是在拜堂之后的事,但也有的家庭是先"驗紅",繼而新人再拜天地。新婦落紅,當(dāng)即鳴炮奏樂,夫妻拜堂。如果沒有落紅,拜堂這事就免了。
實際上,用見紅來判斷是否是處女是不科學(xué)的。女人的處女膜結(jié)構(gòu)各有不同,處女膜薄的可能在第一次性行為前的某次劇烈運動中已經(jīng)破損,處女膜厚的可能性交也不會破裂。這些情況都會見不到"紅",如果單純以是否落紅來判斷處女,那有些女子就會含冤莫白。
在清人采蘅子的《蟲鳴漫錄》中記載了這么一件事:有個十二三歲的少女,一天穿著開襠褲騎鋤頭柄玩耍。她走后,一個老頭在鋤柄上發(fā)現(xiàn)了絲絲血跡,知道是小姑娘的處女膜破了,于是將鋤柄拿走,藏了起來。數(shù)年之后,這個小姑娘嫁人了,新婚之夜其沒有落紅,夫家懷疑她不貞,想要休掉她。這時,老頭把鋤柄拿了出來,偷偷將當(dāng)年發(fā)生的事告訴了姑娘的夫家,夫家這才釋然。要說這個小姑娘實在是太幸運了,想想如果沒有老頭這個有心人,恐怕小姑娘這輩子都要背負(fù)上不貞的罵名,她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如果說"驗紅"是古時女子一生必經(jīng)的一道關(guān)卡,那"守宮砂"則是古時女子的另一個魔咒。
對于"守宮砂"想必大家并不陌生,誰都知道在以前那是等同于女人貞操的一個名詞。 "守宮砂"就是在少女手臂上點一顆鮮艷的紅痣,據(jù)說那就能驗證女人們的貞操,是古代常見的檢驗女子是否是處女的方法。其實,"守宮"是蜥蜴的一種。它軀體略扁,脊部顏色灰暗,有粒狀突起,腹面呈白黃色,口大,舍肥厚,四肢各有五趾,趾內(nèi)多皺褶,善吸附他物,能游行在墻壁上,也許就是大家常見的"壁虎"。
古老相傳,用瓦罐一類的器皿把壁虎養(yǎng)起來,天天喂以丹砂,在它大概吃了七斤丹砂的時候,就將其搗爛并點在女人的肢體上。據(jù)說,被點上此痣的處女只要沒有發(fā)生性關(guān)系,此記號終身不滅,但如果一旦有性生活就立即消失得無影無蹤。不過此法只能用在未婚處子身上,對于已婚女子是絕對不靈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