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李綱對徽宗使用了激將法,他寫道:今日人心已動搖,陛下您考慮,要是愿與軍民共患難,則可堅守不去;如果認為守不住,那為何不給太子以"位號",讓他以堂堂正正的身份來收將士之心、以死御敵呢?臣觀察太子,是仁孝、恭儉、好學之人,四海歸心,大家都服。陛下若采納了臣之計策,"天下可保,在此一舉"!
這份奏疏,是李綱以墨和血而寫成,可說是李綱自此之后人生軌跡的一個象征--人都僅有一命,大家都愛惜生命,但是假如活得太憋屈,這命,不要它了也罷!
他在奏疏上跟皇上談?wù)摻粰?quán)、讓位的問題,心知是有極大風險的。他寫道,臣之愚計,恐陛下不能采用,臣今日說出,倘若不合圣意,臣必死于刀斧。但我假如不說,來日戰(zhàn)敗,臣必死于亂兵。
他慷慨直言:"與其死于亂,不如死于國"。
這就是李綱這個真儒生的價值觀--烈士不僅是指那些死于戰(zhàn)場的人,也包括那些因為提意見而被砍了頭的忠貞之士!
一封奏疏,字字赤心。
--不愿做螻蟻貪生的好漢,看來世世代代都有!
宣和七年臘月二十三的一大早,在凜冽寒風中,李綱懷揣著這份滾燙的奏疏,來到文字外庫,等候召見。
但是,他眼巴巴地等到紅日落山,也沒等到徽宗派人來宣他進去。
可惜這一腔熱血,灑向了一個虛空!
徽宗為何沒見他?原來頭一天徽宗被吳敏說動,今天正想著怎樣才能順利地禪位。
徽宗要花的心思太多了,比如,事不宜遲,明日一定要退位,那么退位的公開理由是什么,如何向天下做個交代?退位以后的稱呼又該是什么,是否按舊例叫做"太上皇"?以太上皇身份退下來之后,是繼續(xù)住在宮禁之中,還是遷出去?。?/p>
整整這一天,徽宗都在與李邦彥等宰執(zhí)大臣議論這些,根本沒工夫召見李綱。
這天徽宗定下來的大事有:次日就退位;退位理由不能是稱病;他本人遷移到龍德宮;正式稱號就叫"道君"。
他還特別交代,退位詔書中一定要寫上:"朕不能內(nèi)修政事,外禳狄夷,所以傳位給太子。傳位是上承天意,下為百姓。"
對退位的首倡者吳敏也有特別的嘉獎,任命他為門下侍郎,專門輔佐新君趙桓。
幾件大事敲定后,又是例行的宰執(zhí)上奏言事。正在奏報間,徽宗忽然傷感,對蔡攸說:"我平日性剛,不意金人竟猖獗如此!"說罷頭一暈,又一次栽倒在御床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