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5)

素王孔子 作者:孔健


從史料來看,孔子不僅是一個活生生的具有鮮明個性的人物,而且還文武雙全,六藝精通。翻開《論語》就可以看到孔子并非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人,孔子辦杏壇學(xué)堂,那是何等的氣魄和膽略,至少三千弟子,可想而知其施政有方;孔子周游列國,雖終未遂“濟世”之愿——此乃天命,但所到之處,幾乎都奉為上賓、敬若神明;孔子誅少正卯,那是何等干凈利落,快刀斬亂麻;落魄之時,被一農(nóng)夫稱為“遑遑如喪家犬”而不慍,還滿口稱是,其寬容精神是偉大的。

兩千多年以來,無論孔子被“圣化”、“矮化”或是“正統(tǒng)化”,他始終未被中華民族拋棄,而是深深扎根于民眾心間。梁啟超總結(jié)過:“茍無孔子,則中國非復(fù)二千年來之中國。”“蘇格拉底之后,容有蘇格拉底,而孔子之后,無孔子也”。宋代理學(xué)家朱熹評價:“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我不想再神化或扭曲先祖形象,只想讓我心中的布衣孔子——我感受到的一位真實的孔子,走入大眾的心間,以恪盡我作為孔家后人的責(zé)任和義務(wù)。然而,畢竟歷史已經(jīng)久遠,由于閱歷、學(xué)力、能力所限,還原一個真實的“素王”并非易事,我講述給大家的布衣孔子是否能為大家接受,還有待諸位讀者的評判。

《素王孔子》得以出版問世,我首先應(yīng)感謝中央編譯出版社的和龑社長及全體社員。在此特別感謝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畫報協(xié)會、山東省委宣傳部李群部長、黃勝副省長、才利民副省長、張萬青秘書長、山東省旅游局于沖局長、山東省新聞辦黃澤存主任、山東省新華書店劉強董事長和家鄉(xiāng)山東的人民及孔氏家族給予我的大力支持和熱情鼓勵。由這部影視小說改編的、由日本知名文化人士、上海電影學(xué)院崔淑雯教授主持改寫的電視劇本不久也將問世。

“從孔夫子到孫中山”,其實毛澤東對孔夫子的評價是很高的,盡管有“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其真實動機和歷史背景已經(jīng)很難完全說清,但從文化傳承的意義上看,筆者認(rèn)為毛澤東也是孔夫子最優(yōu)秀的學(xué)生之一,他是孔子“學(xué)與用”理論和實踐相結(jié)合思想的成功實現(xiàn)者。而毛澤東對孔夫子的批評,或許也是正確的,因為毛澤東思想的潛意識中可能原本就有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帝王”的成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