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時在論述宋代政治文化時,把士大夫分為兩個壁壘分明的階層:職業(yè)官僚和以弘道自命的士人。其實不光宋朝如是,中國歷代傳統(tǒng)知識分子多可作此劃分。偶爾有一些知識分子身兼這兩種特性,便毫無疑問成為楷模,如曾國藩。不過在維新變法運動中,像曾國藩這樣的人物太少,更多是一些慷慨激昂的“名士”。他們以重建治道自命,但又身處“體制外”。他們通常自負于宏大的目標和責任,而其自身的缺陷又與這種圣徒式的使命感相違逆。這種自相矛盾的境況,使得他們時而是“坦蕩蕩”的君子,時而又是“常戚戚”的小人。他們的標準形態(tài),是在人前慷慨激昂地宣示立場,仿佛非其人不足以弘道護國,但若是真的治國興邦、興利除弊,他們便會一籌莫展。戊戌變法,讓這樣的一班人領(lǐng)導,其結(jié)果可想而知。此時的袁世凱雖然還不能跟曾國藩平起平坐,但他畢竟是“體制內(nèi)”的人,多了幾分成熟和考量,遂有告密的舉動。戊戌變法,后人多指責因袁世凱的背叛而失敗,感慨、痛惜中國因此錯過一次發(fā)展的良機--其實有些東西可能注定只能是“錯過”。
戊戌變法已逾一百余年,今天重提它,仍感覺沉甸。甲午戰(zhàn)敗后,康有為等讀書人,多少懷著圖強的信念,想通過著書立說,通過進諫,引起權(quán)力高層的重視,進而謀求到更高的職位,以便在高位上對推動國家進步貢獻更多的作為。康有為自詡為圣人,在他政治活動的早期,就熱衷于名利的追逐。他為了名利在撰寫著名的《門災告警折》時擅自加入了恭請慈禧繼續(xù)垂簾的內(nèi)容--慈禧歸政后,中外臣工有緊要奏章,仍然要呈達慈禧,并在臺頭恭書“太后圣鑒”。就是說,慈禧歸政后,至少還要當一半的家。這一條還要請朝廷下達給九卿,一定要嚴格執(zhí)行。后來,光緒帝器重了他,他就把慈禧晾一邊了,完全站在了光緒帝這邊,甚至還有“圍園劫后”的計劃。所以他博取功名的欲望,似乎比一般知識分子強烈些。當然這也無可厚非。因為康有為畢竟還是心懷社稷的。1895年,當《馬關(guān)條約》即將簽署的時候,他就異常氣憤,于是有了“公車上書”的運動。他的愛國情懷感染了不少當時的知識分子,他的名字也隨之更為廣泛地被人們所提起,甚至到今天,人們還在贊頌他。有些讀書人金榜題名,春風得意,熟稔黯然于仕途,把“國家”拋到九霄云外去了,過著悠閑自在、風花雪月的世俗生活;有些讀書人懷才不遇,滿腹牢騷,一有機會就特別鉆營,以期博取權(quán)力,過足權(quán)力的癮;有些讀書人金榜題名,心懷社稷,想以此為君為國效命。康有為不屬于最前者,他科舉中士,但并沒有過著風花雪月的生活,而是把時間和精力放在了謀求更大作為之上。年輕的光緒皇帝確實應為我們所尊重,他確實想有番作為,所以當康有為的慷慨激昂,到光緒帝那里,馬上就迸出了火花,一拍即合,頓感世間將迎來曙光,萬物將為此改觀,國家將富裕強盛。
康有為作為一名倡導變法圖強的名士,他的變法主張得到光緒帝肯定后,就越發(fā)顯示出活力。在他的鼓動下,維新變革如潮水般迅猛鋪開。光緒帝也越發(fā)興奮起來。光緒帝在短短的一百多天里,就想改變四萬萬中國人四千多年來的保守思想。他要讓當時連釘子都不會造的中國人開始修建鐵路;他要讓一向唯恐驚動神靈而不敢深耕的中國人去開采金礦、銀礦、鐵礦和煤炭;他要讓各省都建起大學,而在過去的四千多年里,整個中國都還沒建造一所像樣的大學……光緒帝的想法似乎過去天真。在康有為等維新書生的鼓動下,本來主見不多的年輕皇帝,就更加失去了理智?!霸诙潭痰膸讉€月之內(nèi),光緒要把幾十個同樣困難的問題都解決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京城里組成了一個維新派,成員多是激進甚至魯莽的年輕讀書人。這些年輕人沒有一個真正具備政治家的素質(zhì)。他們其中有不少人才華橫溢,但卻被變法的熱情沖昏了頭腦,他們忘記了掌握國家大權(quán)的是統(tǒng)治了中國四千多年的那些思想保守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