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星期三
進入主流。這都是托尼·舒瓦茨(TonySchwartz)的錯。
我第一次見到托尼時,他和另外一位作者剛完成唐納德·特朗普的傳記——《經(jīng)營的藝術》,正在撰寫《事關緊要:尋找美國本土的智慧》。托尼的一生是個很棒的故事:一位頗有成就的記者,曾經(jīng)為《紐約時報》與《紐約》雜志工作,也替《新聞周刊》撰寫過成沓的封面報道,后來因為特朗普傳而迅速穩(wěn)坐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榜首,并擠入百萬富豪的行列,開始了絢爛耀眼的生活。沉湎于特朗普豪華奢侈的世界,托尼很快便認清,即使擁有再多的財富,也無法碰觸到人生最重要的議題。于是他帶著特朗普傳的版稅,花了五年的時間走遍美國尋找智慧傳承。他與兩百位以上的心理學家、哲學家、神秘主義者、宗教上師、心理治療師和各種老師面談。他書中有一章介紹了我的理論,我們因此成為好友。
托尼寫完《事關緊要:尋找美國本土的智慧》之后,為了養(yǎng)家,只好重操舊業(yè),開始為迪斯尼的總裁邁克爾·艾斯納(MichaelEisner)寫傳。但是這本傳記和前者大不相同。托尼說特朗普就是特朗普:你眼睛看到的就是一切了;雖然他的要求很嚴,傳記卻十分淺顯易懂。邁克爾·艾斯納的世界就不同了,它牽涉到整個沃爾特·迪斯尼王國——樂園、電影、書籍、影城、電視——當然還有杰弗瑞·卡森伯格(JeffreyKatzenberg)以及邁克爾·奧維茨(MichaelOvitz)的即興演出。托尼花了三年的時間寫這本傳記。
托尼接下來要撰寫一本人類成長與轉(zhuǎn)化的整合學著作,他在《事關緊要:尋找美國本土的智慧》中摘錄過我的理論。他決心把整合學的訊息介紹給更廣大的人群,我因此而意識到自己多少也得在這方面盡點力。是的,這絕對是托尼的錯。
1月23日,星期四
讀完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ChristopherIsherwood)長達千頁的日記(只是第一部而已),我沮喪了近一個星期。理由很多。
伊舍伍德代表了我生命中的幾個重要過程。首先他使我和吠檀多學會產(chǎn)生關聯(lián),也讓我認識了奧爾德斯·赫胥黎(AldousHuxley)、杰拉爾德·赫德(GeraldHeard)和托馬斯·曼(ThomasMann)。伊舍伍德與帕拉瓦南達上師共同翻譯了《薄伽梵歌》、帕坦加利(Patanjali)的《瑜伽經(jīng)》和我最愛的商羯羅的經(jīng)典作品《辨識力之至寶》,直到今日這些都是最清晰好讀的譯本。
早在1941年,克里斯托弗就在日記里寫了下面這段話:“熄滅自我,讓真我進駐你的身體,運用你的雙腿、雙手、你的腦子和你的嗓子,是極為困難的一件事。但除此之外,人生還有其他目的嗎?”然而下及萬有式的宗教——從生態(tài)學到蓋婭崇拜到生態(tài)心理學——全都無法理解,“任何一個在時間之內(nèi)具有目的的活動,永遠會導致暴力?!彼铱死锼雇懈ジ叨染窕乃季S脈絡,仍帶著一點辛辣的幽默感,他堅持要活在“熱情、誠摯的關系和真心的敵意中”。
伊舍伍德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奮力整合靈修與他的“現(xiàn)世”人生,因為誠如他自己所言,可能他的性與精神驅(qū)力都很強,而且顯然是敵對的。我很欣賞他能誠實面對這兩股驅(qū)力,即使他的方式有點走極端。
大部分的人都認識伊舍伍德,因為他是《酒店》一片的男主角。劇本改編自他的短篇小說《再見柏林》(伊舍伍德于1931年在柏林與歌者羅絲相遇,劇中的角色莎莉·鮑爾斯就是羅絲的縮影)。邁克爾·約克飾演克里斯托弗,麗莎·明妮莉(LizaMinnelli)因飾演莎莉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此外,維吉尼亞·沃爾夫(VirginirWoolf)曾在日記中寫道:“伊舍伍德和我在階梯上相遇。他一不留神就狂野起來?!泵穭t說過:“英國小說的未來就在那位年輕人的手中。”
莎莉·鮑爾斯這個名字來自保羅·鮑爾斯,他是一位作曲家,也是沙特《沒有出口》的譯者。鮑爾斯是作家中的作家,最著名的作品為《遮蔽的天空》。伊舍伍德很欣賞他的著作,因此替莎莉取了鮑爾斯這個名字。早期百老匯舞臺劇《我是個照相機》也取材自莎莉·鮑爾斯的故事,后來改編成電影,主演是朱莉·哈里斯(JulieHarris)。片名來自書中著名的一段話:“我是一部按下快門的照相機,只是被動地記錄而不思考。我拍下對面倚窗刮胡須的男人以及著和服洗發(fā)的女子。有一天,這一切都會被沖洗放大?!痹谶@期間,伊舍伍德只是模糊地意識到東西方各大教誨中的真我或無揀擇的覺察,但字里行間已露出曙光(類似愛默生著名的“透明眼球”:“全體意味著自我感的消失。我變成了一個透明的眼球;我什么都不是,卻能看到一切?!?。評論家大肆批評伊舍伍德太過于抽離,缺少關懷,等等,其實他們誤解了那種境界的本質(zhì),如同伊舍伍德本人所指陳的:“他們認為我脫離了周遭發(fā)生的一切,這個觀念是非常錯誤的?!睙o揀擇地“目睹”就是允許所有升起的自然升起,不論是熱情、平靜、介入、抽離,還是真心的敵意。如果認為這樣便是脫離了生活,那就有點愚蠢了。
伊舍伍德絕對沒有脫離生活,當時他最好的朋友,也是一生的莫逆之交奧登——本世紀最偉大的兩三位詩人中的一位——為了追尋頹廢的性生活,在30年代末期曾前往柏林,并說服克里斯托弗與他同行。他們都是同性戀者,當時頗負盛名的同志酒吧——“舒適的一角”——令伊舍伍德與奧登在柏林流連忘返了許多年??褚暗男?,尤其在他年輕的時候,也是生命的一個過程。
(伊舍伍德已經(jīng)成為當今同性戀者的英雄,主要是因為他毫不畏縮地接受了自己的同志傾向,這一點我十分欣賞。福斯特也具有相同的精神:他以同性戀為題材創(chuàng)作的動人小說《莫里斯》,始終下不定決心出版,最后他還是把書留給了克里斯托弗。我們今天似乎已經(jīng)淡忘,“同性戀”在不久之前仍然是大部分國家施以監(jiān)禁或死刑的罪行。英國的態(tài)度尤其野蠻,我們應該還記得艾倫·圖靈不幸的遭遇:他破解了納粹的密碼機,把希特勒的每一步行動透明地提供給同盟國。他個人的聰明才智為同盟國的戰(zhàn)勝做出了很大貢獻,他也因此而得到獎勵,但是他的同志傾向后來竟然使他鋃鐺入獄,并被迫注射荷爾蒙以糾正他的“疾病”,不久他就自殺身亡了。)
希特勒在1923年發(fā)動慕尼黑啤酒館暴動,后來被捕入獄,在獄中寫成了《我的奮斗》。1929年的經(jīng)濟衰退促使國家社會主義分子得到大量支持,1934年興登堡去世,希特勒將總理與總統(tǒng)的職權結合而成為大德國元首。
伊舍伍德于1929年抵達柏林,一直逗留到1933年——適逢西方歷史上最令人驚駭?shù)碾A段,瘋狂的權勢達到了空前絕后的頂點——他寫下了自己的所見所聞:“這里完全像地獄,人人顯得奄奄一息,只剩下眼皮在眨動。我們受到戒嚴法的管制,住在英國的人根本無法想象這里的情況,每個角落都有一整車的警察,隨時準備制止任何示威活動,連乞丐也無影無蹤……”
德國——西方世界繼希臘之后哲學之光最燦爛的地方——竟然落得如此田地。因為一名來自奧地利的假扮成油漆工的狂人,致使你一想到德國的康德、黑格爾、斯賓諾莎、馬克思、費希特、弗洛伊德、尼采、愛因斯坦、叔本華、萊布尼茨、謝林,就不禁聯(lián)想到奧斯維辛、特雷布林卡、索比堡、達豪、貝爾根—貝爾森、海島姆諾(譯注:以上皆是滅絕猶太人的集中營)。我的天??!它們竟然都有名字,就像人一樣。
將滅絕營歸因于德國的先驗傳統(tǒng),這樣的觀點絮絮叨叨地出現(xiàn)在美國后現(xiàn)代的論述中,我認為它不但錯誤,而且是低級庸俗的。如同其他上百萬種的肇因一樣,德國當時的現(xiàn)象其實是典型的前、超謬誤,它制造了黑格爾,也制造了希特勒。德國的思想傳統(tǒng)一直致力于神與神性的追尋,因此極容易將前理性期身體情緒的狂熱與超理性的洞見覺察相互混淆。血融于土、重返自然、高尚野人之類的論調(diào),在浪漫主義提倡回歸靈性、重新體驗失落本體、重返隱微之神的大勢下日漸盛行,以鮮血寫下的啟示錄烙印在那些阻礙純種主義者的身上,而煤氣室就像具有裁決權的大地母神寂靜的子宮,默默迎接著那些敗壞純正的生靈。令德國城堡倒塌的,并非理性或超理性,而是死灰復燃的前理性期沖動。
總之,1933年,上帝和魔鬼都在柏林,當時伊舍伍德也在那里。
接著就是影響我至深的赫胥黎。奧爾德斯·赫胥黎可能是最后一位——這是我沮喪的原因之一——有能力寫出強烈、深邃、富有哲理的著作,而又能被媒體、知識階層、曼哈頓法人財團、自由派消息靈通人士以及前衛(wèi)分子所重視的神秘主義作家。換句話說,他是最后一位有能力撰寫超個人議題的著作,而又能造成轟動,帶領新思潮的作家?;旧?,自由主義知識分子憎惡心靈議題,而保守人士所謂的心靈指的就是他們所信奉的基本教義之上帝,這兩者都離了譜;如今他們可能都認為赫胥黎的作品大部分是難以理解的?,F(xiàn)在還有誰能寫出《長青哲學》,而又能在加州之外得到熱烈的回響。今日所謂的“心靈著作”不外乎:一、死而復生的基本教義,二、新時代的自戀主義,三、有退化傾向的神話,四、生命之網(wǎng)理論的細微化約主義,五、平板世界的整體主義。如果赫胥黎、赫德、伊舍伍德甚至托馬斯·曼還活著,可能會異口同聲地判定這類作品中有許多簡直恐怖得令人生厭。
杰拉爾德·赫德(數(shù)本精彩著作的作者,其中包括《人的五個階段》——瓊·休斯頓頗具洞見的《生命力》就是以此書作為立論基礎的——他同時促成了吠檀多學會的創(chuàng)辦與興盛)將定居于洛杉磯的克里斯托弗介紹給赫胥黎,當時的赫胥黎以撰寫劇本為生(田納西·威廉姆斯、威廉·??思{、斯科特·費茲杰羅也都寫過劇本),直到1963年赫胥黎去世前,他們一直都是摯友。吠檀多學會創(chuàng)立于洛杉磯(我認為解脫者約翰就是在其中某殿堂內(nèi)獲得靈修上的第一次重大突破的),它促成了日后三四個主要靈修潮流中的一個,東方的智慧傳承因此而進入美國。
如果說克里斯托弗是這個學會的文學之聲,赫胥黎便是它的腦力源泉。如同伊舍伍德和其他人所言,赫胥黎并不是一位小說家,因為他的性格古板。我一直很喜歡赫胥黎對這一點的詮釋:“我對自己幾乎完全沒有概念,而且也不想有,甚至把避免有這樣的想法奉為一項準則。只有像你這樣的人問起時,我才會隨興作答……”通常他只撰寫有關思想的小說,雖然他深知其中的危機。“你必須描寫一些想表達某種理念的人,即使他們只占了人類的0.01%。天生的小說家不寫這類的書,而我并不想偽裝成天生的小說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