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大人和小孩(6)

救救孩子,還是救救你自己 作者:一念行者


倒,倒,回到源頭

頭腦如果是一輛一直不停地向前開的車,那么當(dāng)它遇到山岡、土坡、大石塊,它就應(yīng)該倒車了。倒車就是修道。在那些人生的困?、困頓和煩惱面前,停下你的車,思量一下你人生之車的道路和方向問題。你是不是應(yīng)該倒車了?

嗯,在那山岡、土坡和大石塊——人生的困難、困頓和煩惱面前,你應(yīng)該倒車了。頭腦就是你的車。倒車,倒車..倒回到它出發(fā)的源頭去看看。當(dāng)我們倒車時(shí),孩子正是那站在后面喊我們的人。他在用哭鬧、率真、忘我的嬉鬧喊出:“喂,看這里哪..這兒多自由,雖然我們在哭鬧,但我們不傷心;雖然我們認(rèn)真地游戲,但我們無我;我們一邊帶著眼淚一邊笑,像有太陽的天空還下著雨一樣的美?!?

“到我們這邊來”,是每一個初生的小孩給予成人的提示。但是你意識到了嗎?每一個小孩都是老子,每一個小孩都攜帶著一本《道德經(jīng)》。你意識到了嗎?每一個小孩都是佛陀,每一個小孩都有一本《心經(jīng)》。不要到書里面找智慧,不用把《道德經(jīng)》放在床頭或把《心經(jīng)》背在頭腦里??茨愕男『ⅲ退麄兺?,那就是在讀《道德經(jīng)》和《心經(jīng)》。小孩就是佛,就是老子,通過和他們接觸,來接受佛法和老子的教誨。你用語言教他們唱歌,他們用天性教你如何喜悅地跳生命之舞。來注意這種生命的學(xué)習(xí)。

在那生命之“道”上——倒,倒,回到源頭。

源頭在哪里

我們常常說“源頭”和“回到源頭”,但源頭在哪里?源頭就是你的心。你是從哪兒開始出發(fā)行走世界的?當(dāng)然是心?;氐皆搭^,即是回到心。

心是如何出發(fā)的?心靠著什么出發(fā)?心靠著“詞”而出發(fā)。當(dāng)沒有“詞”產(chǎn)生時(shí),心原地未動,沒有行走的念頭;當(dāng)一個詞產(chǎn)生,念頭出現(xiàn),你開始從心中出發(fā)。心中的行者就是念頭,念頭就是在心上走路的人。

所謂回到源頭,就是讓“詞”回落到它升起的地方,讓它帶著念頭回到它升起之處,正如讓回落的波浪帶一條被波浪拋起的魚回歸海洋一樣?;氐皆搭^,就是回到?jīng)]有任何“詞”存在的心。那沒有一個“詞”產(chǎn)生的心,就是眾生的源頭?;氐皆搭^,就是回到那“識”未生之道的初心。那初心就是源頭,就是沒有苦,沒有痛,沒有生也沒有死的“老家”。你知道嗎,任何一個從心上揚(yáng)起的“詞”都在制造一個夢,你跟隨它就是在離開心..回到源頭,回到那沒有生滅變化的地方去。

剛剛出生的嬰兒就是我們本來的樣子。那顆還沒有起過任何波紋的心,就是我們那心本來的狀態(tài)。回復(fù)我們那一顆心。當(dāng)日后我們的心升起了波浪,產(chǎn)生了詞,造就了念頭時(shí),不要執(zhí)著于它,不要粘連它,不要緊抓它不放。升起的讓它走,回落的接受它回來,我們“是”我們那顆如如不動、嬰兒般的初心。

覺悟的教育就是求道和修道,在對我們后代的教育中完成我們自己的回歸。每一個掉出母腹的小孩都在顯示我們的源頭,每一個嬰兒都在給我們看我們自己本來的樣子。只是,你注意到這些了嗎?我們在心靈里四處尋找老子,在世俗中找尋佛陀,你可知道,我們的小孩即是。對他的教育就是你自己的修道,你是否意識到?

深入對孩子的了解,認(rèn)識你自己。在對孩子的教育中,完成他的成長和你的成道。熱愛我們胸膛里那同一顆心吧,它就是道和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