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元素
學生和項目工作人員圍繞“荒漠”這一主題開展了許多工作,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都在自己的城市中親身接觸過“荒漠”現(xiàn)象。而帶給他們切身體驗的不僅僅是毫無內(nèi)涵可言的、呆板的建筑物的荒漠,同時也有一種社會化的、人與人之間的“荒漠”。孤獨,沒有或者缺乏聯(lián)系,生長環(huán)境缺少自然元素,缺乏認同感,缺少成年人的關心等都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學生們深知內(nèi)心空虛的痛苦,也非??释芸朔@種空虛。所以他們對克服這些不良現(xiàn)象的倡議和號召都心存感激。在大自然中攜手工作的經(jīng)歷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把大家聚集到了一起。他們體驗的是一個全新的、志同道合的集體,大家都視為遍體鱗傷的地球做些有益的事情為己任。在晚餐之后的多次對話中,他們互相交流著心底最深處的關于生活、工作、愛情、伙伴關系、職業(yè)、地球或社會現(xiàn)狀等問題的想法,經(jīng)常相談甚歡,直至深夜。
他們相互之間不僅是朋友,更是可以互相學習的老師和同路人。
學習經(jīng)驗
在和學生們的夜談中,我們經(jīng)常涉及的一個問題是,人際生活中的荒漠從何而來,又該如何去克服。尼采有一句名言:“荒漠正在擴張,庇護荒漠的人終將自食其果!”這也讓我們看到自己肩上的重大責任。
結(jié)論是:樹木是先在我們的大腦和心靈中死亡,然后才在大自然中死亡。在諸多實踐工作中,學生們學會了如何種樹,如何在土地里播撒種子以及如何為種子的生長提供必要的保護措施。
地球上一棵幼苗的生長需要多少光照和黑暗呢?為了使橡樹種子能成功發(fā)芽,我們應該把它埋到土里多深的地方呢?為了讓橡樹茁壯成長,我們又需要付出多少關愛和保護呢?或者在什么情況下,過多的關愛會讓它變得過于脆弱、弱不禁風呢?所以年幼的小樹苗不應該被綁在一根棍子上,那樣的話它們會沒有足夠的彈性來抵御真正的風暴。
通過自己對地球所貢獻出的創(chuàng)造,學生們可以觀察并反省他們與父母和其他人之間的關系。同時,他們還能發(fā)掘不少童年時代的記憶和少年時期的發(fā)展。在這個過程中,我嘗試著不去幫助他們,而是讓他們自己去意識到他們對于大自然和對于自己的意義所在。因此,所有參與者自始至終都能很清醒地認識到人和自然是平行發(fā)展的。為大自然付出的工作,讓人類和自然都變得更加強大。實踐為校園中學習的復雜理論做了有益的補充。在這次工作中,學生們還能體驗到當人完全投入,切身感受自己的身體,是多么美妙。這對于如今的青少年來說實屬不易,因為他們總是有很多新的想法,多數(shù)還不太切合實際,所以他們的大腦和想法通常是分離的?!胺凑纸K究會死去”,“我一個人根本做不了什么,我們不如袖手旁觀”,這群年輕人可以和我非常坦誠地交流這樣的想法。在親身見證了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后,他們便開始從自己做起,從小范圍的生活做起,有意識地用自己的雙手去托起地球明日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