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遇到一位果農,他告訴我給樹澆水要掌握時機,初春時候,樹還在冬眠,澆水太早,嚴重的會把樹害死。讓幼小的孩子早早地開發(fā)智力,認字,做加減算術題,表面上孩子掌握了,顯得比別人聰明,但從孩子的一生來看是否有益,就很難說了。有一位孩子,提前上一年級,小學階段因成績優(yōu)異又跳了兩級,15歲就高中畢業(yè),結果呢?大學沒有考上,最令人苦惱的是孩子討厭學習,他的智商足夠考上博士,但喪失了學習動力,怎么也學不進去。這和提前上學是否有關聯(lián)?就像故事中的那只蝴蝶,好心加速它的破繭卻導致了它的早亡。對孩子過早地進行智力開發(fā)可能會導致其失去學習的動力。
有一次我給河北某地的中小學老師講課,提到了上面這個例子,下課后一位老師感慨萬千地對我說,他的女兒就是這樣。他讓女兒提前上學,參加奧林匹克數(shù)學班,在全國數(shù)學競賽也取得過優(yōu)異成績,在周圍人的眼里,將來無疑會考上重點大學,但到初中后,她學習的興趣漸漸衰退,成績下降,今年高考分數(shù)才400多分,連大學也上不了。
萬事萬物的發(fā)生都有時間性,違背大自然的規(guī)律,人就會受到懲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發(fā)展也有自然的規(guī)律,違背了人的發(fā)育成長規(guī)律,付出悲慘代價的是孩子的一生。特林丒芬森是位經(jīng)驗豐富的華德福老師,他不止一次地觀察到,雖然公立學校的學生比華德福的學生學習閱讀要早,但不少公立學校的學生到了一定的時候,就失去了閱讀興趣,而起步晚的華德福學生能一直保持著濃厚的讀書興趣。雖然這不是放之四海皆準的普遍規(guī)律,但實在是提醒家長們不要揠苗助長。
6歲以下或換牙之前,是孩子身體發(fā)育最重要的階段,而不是智力開發(fā)的大好時光。這時孩子從食物中吸收的能量主要用于長身體,如果我們進行智力開發(fā)或大腦開發(fā),就轉移了身體成長需要的能量,短時間似乎一切正常,但按斯坦納的說法,也許到了四五十歲時會以某種疾病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教育不能只重視短期效果,要看對人的一生有什么影響。即使是6歲以上的孩子,也不能只重視書本知識的學習,他們的身體也還在發(fā)育階段。
其實每位家長靜心想一想,孩子的身體健康重要,還是智力開發(fā)重要?即使將來孩子當上了科學家,但沒有健康的身體能做什么?最近在武漢科技大學開學典禮上,不到一個小時就有30多名新生暈倒,這種現(xiàn)象實在令人擔憂。保證孩子在童年期的身心健康,是為今后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礎。
早期智力開發(fā)以及童年承受過度的學習壓力還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問題。英國公立學校和大多數(shù)私立學校都是孩子4歲上小學學前班,5歲上一年級。我在前面兩篇文章中說到我在英國其他學校的所見所聞。在英國,有關人士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過去20年內,兒童精神病、焦慮,與緊張有關的紊亂、多動癥、孤獨癥和唐氏綜合征有明顯增加。盡管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和解決的方法,但學習障礙,如誦讀困難,明顯地增加了。對故意搗亂的學生,學校感到束手無策。除了行為問題外,過敏癥和慢性病,如濕疹和氣喘病發(fā)病率大幅度上升。飲食失調患者增加(大多數(shù)是少女),暴力事件增多(大多數(shù)是少年),各種毒品在兒童和青少年中廣泛使用。英國是歐洲少女懷孕率最高的國家,是流浪年輕人比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當然,沒有人把所有這些歸因于4~5歲上學,但上述情況揭示出兒童確實承受著壓力?!保ㄟx自《解放孩子的潛能》,馬丁丒洛森著,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