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禪說莊子(二) 作者:馮學成


葉公子高向孔夫子訴苦道:"匹夫猶未可動也,而況諸侯乎!吾甚慄之。"讓我去說服齊國,說老實話,一個普通老百姓還不容易說服呢,更何況是老奸巨猾的齊國!我真的很害怕啊。

我們今天想做一件事情,就拿書院內部來說,我們讓新來的這個小哥兒們整理錄音,他都未必能夠按時完成,也未必能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古時候,要想讓其他國家的諸侯領導們都來和你心貼心、手牽手,就更不容易了。我們在現(xiàn)代社會上辦事情,特別是辦企業(yè)的,大家喝酒喝茶的時候,可能親熱得很,但是一遇到說是要簽合同,要讓人家簽個字,那還是很不容易的。"匹夫猶未可動也",小場合都未必能處理好,大場面又怎么能擺平呢?所以,葉公子高當然感到戰(zhàn)戰(zhàn)兢兢,很恐懼了。

"子常語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歡成。'"孔夫子你老人家經(jīng)常教導我說,凡事不論大小,很少有不按大道的要求而能夠把事情辦好的。同樣的,任何事情,無論大小,也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充滿歡喜心地去遵循道義要求,把事情辦好。這樣的人很少。

其實,我們做事情也是這樣。我們經(jīng)常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真正能做到以"樂之者"的感覺來辦事情的,少得很啊!別說樂之者,就是好之者,都很少??!能夠全心全意地投入,像我們趙哥子這樣投入到對中醫(yī)的學習,并樂在其中的,是很不容易的。像我們勇哥,對刑偵這門科學技術的這種投入,也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但正因為這樣的投入,也只有這樣的投入,人才能在事業(yè)上成功。我們看從河南來的這朋友,那可不是開玩笑的!毒藥都敢吃,砒霜也敢嘗,以身試毒,來尋找醫(yī)治絕癥的竅門。這些人,才是能夠成就大事的。

《易經(jīng)》上面說,"精義入神,以致用也。"要做到"道以歡成",確實是不容易的。我經(jīng)常在說,自己能不能夠做事,能不能夠做得成事,就要拿這個指標來權衡一下自己,看自己有沒有這種能耐,有沒有這種狀態(tài)。如果自己不具備這種狀態(tài),就成了"寡不道"了,事情就不容易辦成功。

當然,這個事情就像《齊物論》中說的一樣,是有成有虧的。"有成與虧,故昭氏之鼓琴也;無成與虧,故昭氏之不鼓琴也。"但是,這個葉公子高使于齊,是明確了他的任務的,這個事情明擺著就在眼前,要么成,要么不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