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你要想贏得人生,心態(tài)就不能總處在消極的狀態(tài),那只會使你沮喪、自卑、徒增煩惱,還會影響你的身心健康,結果,你的人生就可能被失敗的陰影遮蔽了它本該有的光輝。
丹麥有個民間故事,說的是一個鐵匠,家里非常貧困。于是鐵匠經常擔心:“如果我病倒了不能工作怎么辦?”“如果我掙的錢不夠花了怎么辦?”結果一連串的擔心像沉重的包袱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使他飯也吃不香,覺也睡不好,身體一天天消瘦。
有一天,鐵匠上街去買東西,突然暈倒在路旁,恰好有個醫(yī)學博士路過。博士在詢問情況后十分同情他,就送了他一條金項鏈并對他說:“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千萬別賣掉它?!辫F匠拿了這條金項鏈高興地回家了。
從此之后,他經常想著這條金項鏈,并自我安慰道:“如果實在沒有錢了,我就賣掉這條項鏈?!边@樣他白天踏實地工作,晚上安心地睡覺,逐漸地他又恢復了健康。后來他的小兒子長大成人,鐵匠家的經濟也寬裕了。有一次他把那條金項鏈拿到首飾店里去估價,老板告訴他這條項鏈是銅的,只值1元錢。鐵匠這才恍然大悟:“博士給我的不是條項鏈,而是治病的方法啊!”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別總往壞處想,有些困難其實根本沒有想象中那么巨大。如果我們能用積極的心態(tài)從正面看問題,樂觀地對待人生,樂觀地接受挑戰(zhàn)和應付麻煩,很多問題將不是問題。這對一個人的為人處世至關重要。因為,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如果每天都陷在對困難的恐懼當中,不用死神來召喚你,自己就把自己嚇死了。如果困難是一座山,你躺在山下哀號,那么山就高不可攀,因為你永遠在仰視它。無須顧盼,只要踏踏實實地登山,相信自己一定能登上頂峰。一路上有流泉飛瀑、蟲鳴鳥唱為你伴奏,有翠樹紅花、紫嵐白云與你同行,即便山路蜿蜒,崎嶇跌宕,又有何懼?
哲人曾經說過,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若要改變它,都取決于你怎樣看它。對半杯水而言,有人嘆它只剩半杯,但也有人會說它還有半杯。對一座山而言,有人認為山腳是山的起點,是想要攀登頂峰的必經之路;但同樣也有人認為,山腳是山的最低處,是山的“谷”,爬不出的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