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姐在35歲那年的冬天生下了一個女兒,她給自己寶貝取名為心兒,意思是自己的心頭肉。心兒生下來后就被“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原因只是怕幼小的她因天寒而感冒。冬天過去了,心兒長到四個月大才第一次出門,堂姐把她放在童車里推著,在小區(qū)的花園里曬太陽。遇見熟人想看看心兒,剛拉開童車的紗簾,就會立即聽到孩子大聲的哭鬧。開始堂姐也沒有太在意,以為小寶寶都有怕生的過程,等她長大就好了。
可是,心兒現(xiàn)在已經(jīng)2歲半了,依然還是十分怕羞,堂姐和姐夫雖然有意帶著心兒去外面接觸陌生人,可是一遇到生人和她說話時,她總是小臉漲的紅紅的,甚至問她叫什么名字,屬什么的,她也支支吾吾地說不出口,一個勁兒地往媽媽身后躲。
發(fā)展到現(xiàn)在,更加麻煩,心兒竟然不好意思在陌生人面前吃東西、喝水,一見生人就小臉漲紅,不敢說話。
看到孩子這樣,堂姐狠狠心,把心兒送去參加親子活動,但是當(dāng)有小朋友拿走心兒手中的玩具后,她便去拿另一個玩,當(dāng)所有玩具都被故意奪走后,她便站在原地看著媽媽,膽怯地哭起來。
其實像心兒這樣一見到生人就小臉漲紅,不敢說話的孩子有很多,許多家長都反映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
寶貝表現(xiàn)
我家光光兩歲半了,已經(jīng)上幼兒園了,在幼兒園里老師說表現(xiàn)挺好的,在家我覺得也挺懂事,但是他一見到生人就會害羞,連見到我家樓下的一個特熟的老奶奶,他也不敢打招呼,老遠見到熟人就把頭低下,生怕我讓他向別人問好。
——光光媽
我家芳芳平時在家里總是活潑、調(diào)皮搗蛋,一見到陌生人,就變得扭扭捏捏、不大方,甚至害羞地躲到大人身后,完全變了一個樣。有時人家跟她說句話,她都小臉漲紅,緊張得半天也說不出話來,真拿她沒辦法。
——芳芳媽
孩子為什么這樣?
針對孩子見到生人害羞、不敢說話的現(xiàn)象,我特意咨詢了做兒童心理專家的遠方表姐。表姐告訴我,孩子見生人不敢說話是有原因的:
家長對孩子教育不當(dāng)。有些家長對孩子的膽小、羞怯不加引導(dǎo),孩子見到生人或到了陌生的地方,便習(xí)慣性地害羞、躲避,沒有自信心。再加上隨著孩子自我意識逐漸加強,他們也敏感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希望自己有一個“好樣子”留在別人的心目中,為此,他們對自己的一言一行非常重視,唯恐有差錯。這種心理狀態(tài)導(dǎo)致了他們在交往中生怕被人恥笑,因此表現(xiàn)得不自然、靦腆。久而久之,便羞于與人接觸。
缺乏自信。有些孩子長期被父母貼上“笨”“膽小鬼”的標簽,總認為自己什么也做不好,所有人都不喜歡自己,因此,他們在與人交往中沒有信心,患得患失。長期的謹小慎微不僅使他們體驗不到成功的喜悅,而且使他們更加不相信自己的能力。這種低估自己的自卑感常常是導(dǎo)致害羞的最重要的原因。
通過對以上原因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害羞、不敢和生人說話主要是自信心不足的緣故。自信心不足的幼兒在面對新情境和陌生人時,往往會顯得靦腆、容易受驚、膽怯、猶豫或過分沉默,如果不加以引導(dǎo),就會造成孩子與社會接觸出現(xiàn)障礙,失去與他人建立聯(lián)系的可能,漸漸地不敢再奢望認識朋友,變得孤獨與痛苦。因此,了解這類幼兒的心理并進一步找尋解決辦法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