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掉再拿對寶寶有什么好處
寶寶經(jīng)常會有這樣的舉動:總是試圖抓住大人手中的物品,得到之后就把它扔到地上。爸爸或媽媽撿起來之后,他又揮舞著小手企圖拿過來,拿到手之后,再次扔到地板上,然后又期盼著爸爸或媽媽撿起來。有時媽媽會為寶寶的這種行為生氣,不耐煩地抱走寶寶或者拿走物品,有的甚至抓起寶寶的小手打幾下。力度雖然不大,但生氣的表情完全寫在臉上。
寶寶的這種看似荒謬、重復的做法,實際上正是符合嬰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游戲,稱為自發(fā)游戲。而爸爸媽媽對于嬰兒自發(fā)游戲的干預,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寶寶的身心發(fā)展。寶寶的這種重復活動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抓握、找尋、手眼協(xié)調(diào)、溝通等能力。
因此,這種嬰兒游戲蘊藏著教育契機,應該受到大人的重視與配合,并加以順勢引導。
比如,可以給寶寶一些能抓住的如小積木、小塑料玩具等小玩具之后,繼續(xù)給寶寶手里遞另外的玩具,訓練寶寶扔掉一件再接過另一件的能力。
玩具倒手對寶寶有什么好處
玩具倒手能訓練寶寶手大小肌肉的運動能力。爸爸或媽媽可以連續(xù)給寶寶一只手里遞玩具,示范寶寶將手里的玩具倒到另一個手里。練習幾次后,寶寶就會有意識地將玩具從一只手傳到另一只手。
怎樣發(fā)展寶寶指頭及拳頭的機敏度
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所做的游戲相配合,比如剛開始只是媽媽或爸爸在表演并帶領鼓掌,或者專門做些以撥弄手指為主的游戲。由于寶寶已經(jīng)具備了基本的模仿能力,所以寶寶在游戲過程中就會不知不覺地學會鼓掌或一些簡單的手指游戲。也可以利用一些簡單的木板、塑膠塊和布料做成積木或拼圖,或者找?guī)讉€柔軟的洋娃娃及填充動物,利用這些玩偶增進寶寶手部的機敏度。
此外,還可以充分利用家里的其他物品,比如寶寶通常喜愛的報廢電話、空的茶壺、各式各樣的湯匙和紙杯等。讓寶寶多玩弄各種物體,就可促使寶寶將來學會并熟練運用諸如自己喂食、刷牙、綁鞋帶、扣扣子,以及用鑰匙開門、繪畫等較為復雜的基礎技能。這個訓練能加強寶寶手部的運動,發(fā)展寶寶指頭和拳頭的機敏度。
怎樣做拍手兒歌游戲
媽媽用雙手手掌有節(jié)奏地與寶寶的雙手手掌互相輕輕拍擊,同時隨著拍擊的動作念兒歌:“你拍一,我拍一,媽媽和寶寶坐飛機。你拍二,我拍二……”兒歌內(nèi)容可以隨意編排。
這種傳統(tǒng)游戲通過雙手指尖的接觸、分離以及與兒歌歌詞的配合,不僅能進一步發(fā)展寶寶手部的精細動作,而且對寶寶的觸覺神經(jīng)發(fā)育和情感的發(fā)展都很有幫助。
撕紙游戲?qū)殞氂惺裁春锰?/p>
剪紙是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藝術之一,雖然這么小的寶寶還不會拿剪刀,但媽媽完全可以讓寶寶撕紙玩。
游戲時,要選擇那些色彩鮮艷、質(zhì)地柔軟且干凈的紙讓寶寶撕。開始時可以任意讓寶寶撕,什么形狀都無所謂,目的主要是鍛煉寶寶手部肌肉的力量和手指的靈活性。玩過幾次以后,媽媽可以把紙撕成三角形、圓形、方形,擺放在寶寶面前給他看,并告訴寶寶都是什么圖形。
盡管寶寶此時還不能區(qū)分這些形狀,但這個游戲既可以作為一種視覺的體驗,又可以增強寶寶對簡單圖形的記憶。
翻身訓練對寶寶有哪些益處
這個月的寶寶可在上個月的基礎上,繼續(xù)進行由仰臥翻至側臥,再由側臥翻至俯臥的訓練。這樣做有助于寶寶肌肉關節(jié)的力量和協(xié)調(diào)能力的發(fā)展。
訓練時可將具有吸引力的玩具,放在寶寶一側伸手夠不著的地方。如果寶寶伸手使勁也夠不著玩具時,必然會全身使勁,幾次之后就自然而然地翻身成為俯臥姿勢。
獨坐訓練對寶寶有哪些益處
這個月爸爸媽媽要訓練寶寶自己獨坐的能力。開始時,爸爸或媽媽可以給予寶寶一定的支撐,或用手臂,或用被褥,然后逐漸撤去左右支撐讓寶寶自己靠著坐。等寶寶自己能夠坐穩(wěn)后,再逐漸撤離靠背。
以上訓練要經(jīng)常進行,大多數(shù)寶寶到了第7個月時就能靈巧地翻滾和穩(wěn)穩(wěn)地獨坐了。這個訓練有助于寶寶肌肉關節(jié)的力量和協(xié)調(diào)能力的發(fā)展。
匍行訓練對寶寶有哪些益處
匍行能促進寶寶的大腦發(fā)育。上個月訓練寶寶匍行時,如果媽媽或爸爸的手離開寶寶的腳底,寶寶就會向后匍行。這個月繼續(xù)訓練時,仍可以用玩具逗引寶寶練習匍行。
所不同的是,爸爸或媽媽不要總是把手放在寶寶的腳底,而改成用手或毛巾提起寶寶的腹部,使寶寶的身體重量落在手和膝上,以便于訓練寶寶逐漸向前匍行。
跳躍訓練對寶寶有哪些益處
跳躍訓練不僅可以使寶寶腿部的支撐力得到鍛煉,同時還可培養(yǎng)寶寶動作和口令之間的協(xié)調(diào)能力。
進行跳躍訓練時,可以繼續(xù)上個月由媽媽或爸爸用雙手扶著寶寶腋下,讓寶寶練習跳躍動作的辦法。
這個月雖然還是媽媽或爸爸扶著寶寶的兩側腋下,但所不同的是讓寶寶站立在床上或桌上。等寶寶的雙腳一接觸到床或桌面時就把寶寶提起來,并要給寶寶喊著口令,讓寶寶隨著口令跳躍。
鍛煉整體運動技能有哪些好處
整體運動技能的鍛煉主要是協(xié)助寶寶發(fā)展坐、爬、走等運動機能。訓練時,要讓寶寶經(jīng)常更換仰臥、俯臥、直立、躺平等姿勢,并最大限度地為寶寶提供鍛煉身體敏捷度的機會。媽媽或爸爸可以讓寶寶站在自己膝上跳躍,或讓寶寶握住自己的手指,讓寶寶靠著搖籃邊站著或倚靠著。
怎樣教寶寶認識自己
用照片教寶寶認識自己,培養(yǎng)和訓練寶寶的認知能力。不僅要讓寶寶認識身邊的事物,還要讓他認識自己。
雖說寶寶剛剛6個月,但肯定照了不少相,這些照片就成了教寶寶認識自己的好教材。媽媽可以對著照片教寶寶認識他的整體形象,也可以教寶寶分別認識他的手、腳或其他部位。
用穿衣鏡教寶寶認識自己,父母可以把寶寶抱在穿衣鏡前,用手指著寶寶的臉,并反復地叫寶寶的名字,或者指著寶寶的五官以及頭發(fā)、手、腳等部位讓寶寶認識。寶寶通過鏡子看到媽媽所指的部位,聽到媽媽的聲音,寶寶慢慢就會懂得頭發(fā)、手、腳、眼睛、耳朵、鼻子和嘴等詞匯的含義。再過幾個月,就可以進一步和寶寶玩你說什么寶寶自己指什么的游戲了。如你說“嘴”字時,寶寶就會很快把手指指向自己的嘴巴。
這樣做不僅幫寶寶認識自己,對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有幫助,還對寶寶的視覺體驗很有好處,使寶寶產(chǎn)生對他人、對周圍環(huán)境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怎樣做“逗逗飛”游戲
“逗逗飛”這個游戲表情活潑、語調(diào)夸張,可以使寶寶充分獲得神經(jīng)末梢的感覺刺激,達到情緒愉悅的效果。
讓寶寶仰臥或靠坐在媽媽懷中,媽媽把著寶寶的小手,一邊將寶寶兩手的食指指尖相對靠住,然后看著寶寶一字一字地念“逗,逗,飛——”、“逗,逗,飛——”,同時把寶寶兩手的食指指尖分離。
寶寶的感情有何變化
現(xiàn)在的寶寶高興時會笑,受驚或心情不好時會哭,而且情緒變化特別快,剛才還哭得很傷心,轉眼間又笑了起來。
當媽媽離開時,寶寶又哭起來。如果寶寶手里的玩具被奪走,就會驚恐地大哭起來,仿佛被人傷害了似的。當寶寶聽到媽媽溫柔親切的話語時,就會咧開小嘴咯咯地笑著,并把小手聚攏到胸前一張一合地像是拍手。如果媽媽躲在寶寶看不見的地方喊寶寶的名字,寶寶就會東張西望地尋找發(fā)出聲音的地方,一旦發(fā)現(xiàn)媽媽后就笑得很開心。
這個月齡的寶寶可以辨認出熟悉的人并朝他們微笑,但有些寶寶開始明顯地認生,對陌生人表現(xiàn)出害怕的樣子,不讓陌生人抱,也恐懼陌生的環(huán)境。如果寶寶不順心,發(fā)起脾氣也很厲害,會長時間地啼哭,拒絕吃東西,拒絕其他人的摟抱,只讓爸爸媽媽抱。
寶寶有了理解力和愛心了嗎
第6個月時,寶寶對周圍的事物有了自己的觀察力和理解力,似乎也會看父母的臉色了。寶寶對外人親切的微笑和話語也能報以微笑,看到嚴肅的表情時,就會不安地躲在媽媽的懷里不敢看。聽到別人在談話中提到他的名字,就會把頭轉向談話者。當媽媽兩手一拍然后伸向?qū)殞殨r,寶寶就知道媽媽是想抱他,會歡快地張開自己的胳膊。媽媽拿起奶瓶朝寶寶搖晃,寶寶就知道要吃奶了,于是就迫不及待地張大小嘴。有時媽媽假裝板起臉來呵斥,寶寶的神情也會大變甚至不安或哭鬧。
對一些經(jīng)常反復使用的詞語,比如“媽媽”“爸爸”“吃奶”和“上床睡覺”等,寶寶也能理解了。
寶寶對親近的人也會展示自己的愛,當爸爸或者媽媽抱著寶寶的時候,寶寶會用小手觸摸爸爸或媽媽的臉,揪爸爸或媽媽的耳朵,還會張著小嘴“啃咬”爸爸或媽媽的臉,咬得口水直流。
為什么不要冷落了寶寶
6個月左右的寶寶已經(jīng)有了比較復雜的情緒,高興時眉開眼笑,甚至手舞足蹈;不高興時大哭小鬧。所以,爸爸媽媽千萬不要認為這時的寶寶什么也不懂而冷落了寶寶。
第6個月的寶寶雖然不會說話,但已初步能夠聽懂爸爸媽媽的話。經(jīng)常和寶寶說話,不僅讓寶寶感到父母的關愛,而且為寶寶正式開口說話打下很好的基礎,促進寶寶的早期智力開發(fā)。
總之,爸爸媽媽要牢記的是,任何時候都不要冷落寶寶,要讓寶寶時刻得到爸爸媽媽的悉心照料,看到爸爸和媽媽愉快的音容笑貌,讓寶寶在日?;顒雍陀螒虻目鞓窌r光產(chǎn)生歡快的情緒,為寶寶的心理健康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