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進入益智游戲小天地吧
由于寶寶身體發(fā)育趨于穩(wěn)定,寶寶的體智能的提高也上了一個新臺階。新手父母可千萬不要錯過培育寶寶的重要階段哦,可以和寶寶做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益智游戲,這樣不僅強壯了寶寶的身體發(fā)育,而且對于寶寶的心理發(fā)育也有重要的意義!
爬樓梯游戲
如果家中有多于三階的樓梯,父母可以讓寶寶練習爬上爬下。在游戲時,父母應一直守護在寶寶的身邊,絕不能讓寶寶一個人進行這種游戲,以免發(fā)生危險。平時,務必在樓梯口加裝安全門,并將安全門鎖好??傊?,爬樓梯是比較難學的動作,父母必須耐心地和寶寶一起訓練,才能突破這艱難的一關。注意樓梯的臺階每一階不要太高,最好不要有鋒利的邊,避免寶寶磕傷。
站穩(wěn)向前走
由于這個月的寶寶能夠扶著欄桿站起來了,可以訓練寶寶先扶著欄桿或者家具站立,每天可以訓練數次,但每次訓練的時間不要過長,控制在5~10分鐘為宜。
另外,為了鍛煉寶寶腿和膝蓋的力量,媽媽可以把雙手放在寶寶腋下,幫助寶寶站直且有節(jié)奏地蹦跳,常做這種運動可以增強寶寶腿部肌肉力量。只有當寶寶腿部的肌肉和骨骼系統(tǒng)逐漸強壯,寶寶才能順利由學會站立發(fā)展到逐漸站穩(wěn)。
當寶寶的腿部有了力量之后,就可以進行提腳移步訓練了。所謂提腳移步訓練,就是訓練寶寶從雙腳無意識地亂蹦,發(fā)展成有目的地提起腳,并向前、向后或向左、向右移步,為學走做準備。
第一步,讓寶寶學會被動移步。訓練時,父母站在床前,兩手扶在寶寶的腋下,先讓寶寶站穩(wěn),然后再教寶寶把一只腳提起并向前移步,另一腳隨后跟上。在媽媽幫助寶寶學習移步時,爸爸可在寶寶前面用玩具或其他東西吸引寶寶。學會向前移步后再學向左邊或右邊移步。
第二步,讓寶寶學會主動邁步。當寶寶的被動移步訓練順利過關,學會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動腳步后,還要再進行一段時間的鞏固訓練。鞏固訓練與被動移步的方法基本一樣,即讓寶寶站在地上,父母從寶寶背后用手扶在腋下,慢慢引導寶寶向前邁步。等到寶寶的雙腿基本可以支撐身體的重量之后,父母就可以面對寶寶站立,兩手握住寶寶的前臂或手腕,幫助寶寶左右腳輪流向前邁步了。
手指配合力量大
寶寶的手指靈活性逐漸增大了,父母可以和寶寶做一些手指端的游戲,促進寶寶手眼的協(xié)調,從而促進其智力的發(fā)育。把寶寶的手洗干凈,給寶寶一些小餅干或切成小塊的水果,讓寶寶從用拇指、食指抓取,漸漸發(fā)展到用拇指和食指捏起來,每天訓練數次。也可以給寶寶一些帶按鍵的電話、手撥動轉盤的玩具等,讓寶寶練習食指的靈活技巧。
為了繼續(xù)訓練寶寶手部的動作,讓寶寶的手指反復活動,還可以和寶寶做手指游戲。父母先做示范動作,然后讓寶寶模仿,體會“對不同物體做不同的動作”,比如,把瓶蓋扣到瓶子上,或把紙盒打開等。
做拉繩取物游戲
拉繩取物游戲的訓練目標是通過用手抓、手拉等動作,訓練寶寶的手眼協(xié)調能力,并在游戲的成功和失敗中,培養(yǎng)和鍛煉寶寶的判斷能力。
父母可以這樣和寶寶玩這個游戲:
第一步:先讓寶寶坐在桌邊,父母在桌上放兩根繩子,一根繩子上系有玩具,另一根繩子什么也沒有。兩根繩子的一端,都放在寶寶一伸手就能觸摸到的地方,然后讓寶寶朝自己的方向拉繩,如果拉到空繩就讓寶寶重拉,如果把玩具拉到自己身邊就給予獎勵。經過反復訓練,寶寶就會逐步判斷出拉哪一根繩子才能得到玩具。在做這個游戲時,繩子上系的玩具應時常更換,最好在寶寶每次拿玩具時告訴寶寶玩具的名稱,同時也給寶寶進行了語言和認知訓練。
第二步:父母可以把一個色彩鮮艷的塑料杯放在桌子上,然后用一條繩子穿過杯柄,并把繩子的兩端都放在寶寶一伸手就能觸摸到的地方。游戲開始時,大多數的寶寶都會憑借以往游戲的經驗,用一只手拉這根繩子的一端,而不會用兩只手同時拉動這根繩子的兩端,這樣做自然就得不到玩具。這時,父母可以握著寶寶的兩只手,同時拉動繩子的兩端,把塑料杯拉到寶寶跟前。然后,在杯子里放上一支鮮艷的塑料花或一個可以吸引寶寶的玩具,讓寶寶反復練習,如果寶寶用兩只手拉繩子,把杯子拉到自己身邊,就把杯子里的塑料花或玩具拿出給寶寶玩,以資鼓勵,并夸贊寶寶。
語音豐富了
國外語言生物學的研究表明,人生下來就有一種本能,即能理解作為自然語言基礎的語法規(guī)則,嬰兒還具有神奇的語言學習能力。寶寶的咿呀學語,標志著寶寶開始學習說話了,父母要抓住時機豐富寶寶的語音,平時多和寶寶做一些訓練語音的小游戲:
父母應從這個月開始,將聽力訓練融于日常生活或游戲中。比如,在給寶寶看畫冊講故事時,父母可以一邊講故事,一邊讓寶寶指出畫冊上的圖象,巧妙地將聽力培養(yǎng)滲透其中,達到耳聽、眼看、手動,同步接受“同一意義”的聽覺信息。通常寶寶喜歡模仿動物或汽車等叫聲,父母可以先教寶寶模仿這些聲音,如小狗的“汪汪”聲、小貓的“喵喵”聲和汽車喇叭的“笛笛”聲等。如果寶寶發(fā)音準確,父母就要及時表揚:“寶寶真聰明?!被蛘哂H吻寶寶,以表示贊揚和鼓勵。
此外,為使寶寶發(fā)音自如,在日常生活中還要有意識地對寶寶進行口腔練習,如用嘴吹懸掛的氣球、羽毛等,模仿父母的口型發(fā)音等。
聽從指揮和命令
這個時期的寶寶,喜歡模仿成人說話,會發(fā)單音節(jié)的詞,也能夠懂得一些簡單的命令。父母可以利用這個時機,和寶寶做指揮和服從命令的小游戲。由媽媽來扮演“指揮官”的角色,寶寶扮演“士兵”的角色。如媽媽說,請寶寶尋找可愛的小熊在哪里,寶寶的眼睛會迅速從玩具中指出小熊在哪里,服從媽媽命令。如果媽媽說:“寶寶把手伸給媽媽?!睂殞氁话愣紩牰?,會把小手伸給媽媽。有了這個基礎之后,父母要經常面對面和寶寶說話。說話時語速要慢,發(fā)音要準,并在寶寶模仿口型的同時,把手勢動作和相應的詞聯系起來,如說“再見”時教寶寶揮揮手;說“歡迎”時教寶寶拍拍手等。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寶寶對語言的理解,而且還有助于寶寶從小懂得文明禮貌。
當寶寶要一種玩具或者食物時,父母可趁機教會寶寶表達這種“要”。比如,告訴寶寶,如果想要的時候,就要伸手表示。父母可以拉著寶寶的手教,寶寶伸出手后,再把東西給寶寶。還可以教寶寶用拱手等方式表示“謝謝”。
你做我學
模仿是一種天性,也是一種學習的方法。父母要善于運用游戲來訓練寶寶的模仿技能,做游戲時的模仿無時不在。比如,父母先拿著有聲響的玩具搖晃給寶寶看,寶寶聽到聲音之后,如果父母把玩具交到寶寶手里,寶寶就會模仿著搖出響聲。父母教寶寶玩積木時,父母先拿一塊放在桌子上,再拿一塊摞上去,然后遞給寶寶一塊,讓寶寶模仿,慢慢地寶寶就會模仿著往上摞積木了。
教寶寶認識危險
在養(yǎng)育寶寶的過程中,危險時刻都有可能發(fā)生,僅靠父母的看護和防范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從這個月父母要開始對寶寶進行規(guī)避危險的教育,提高寶寶辨識危險的能力。在日常生活或者游戲中,父母可以逐漸地讓寶寶認識一些危險因素,從而讓寶寶對這些危險敬而遠之,提高寶寶的安全意識。
比如,在給寶寶熱奶時,媽媽就可以告訴寶寶:“牛奶很燙,不能碰,等晾涼了才能喝哦?!蓖瑫r還可以用搖頭、擺手等動作示意給寶寶這樣做是不行的,行不通的。最開始,寶寶還不明白“很燙”、“不能碰”的含義,不妨讓寶寶稍微接觸一下熱杯子,體驗什么是“燙”。寶寶有了這次直接的體驗,就會記住了。
教寶寶辨識危險還可以采用視聽聯想法。比如,每當你在寶寶面前使用剪子、刀子、針等銳利物品時,就要告訴寶寶,這個東西不是玩具,會扎破手的,只有父母才可以用。
另外,你還可以假裝用手指去碰剪刀的尖端,然后喊一聲:“哎喲!”迅速把手指縮回,并做出痛苦的表情。寶寶聽到的和看到的情景,就會很快聯想到剪刀是個危險的東西了。采用這樣的方法,多換幾樣危險的物品,慢慢地寶寶辨識危險的能力就會提高了。
鼓勵寶寶的探索行為
通過親身實踐和親身體驗所得到的直接經驗,與通過別人告知而得到的機械記憶的間接經驗相比,直接經驗更能記得牢,并能轉化成個人能力的一部分。對此,常出現這種情況,在理論上所有的父母都會認同,但要落實到育兒實踐當中卻有著不同的做法。
在嬰兒時期,寶寶的學習能力和興趣是很強的,寶寶對探索外界事物的好奇心就是最突出的行為表現。這個時期的寶寶對什么事都特別好奇??傁矚g東摸摸、西摸摸、什么都往嘴里塞,再稍微大一點的時候,就開始撕壞東西,弄壞玩具,如果寶寶會說話了,肯定還會不停地問“為什么”。
寶寶每次要探索的東西,都是寶寶當時最感興趣的東西,每次“親身嘗試”,都會有所收獲。即使遇到一些困難,寶寶不僅不會在意,而且還會自己想辦法去克服,在這種好奇的探索過程中,寶寶的自信心和認知能力都會得到加強。而如果寶寶時時事事都由父母代勞,或是父母對寶寶“不合規(guī)矩”的行為過分加以限制,一遇情況就過分施加保護,則很難使寶寶獲得成就感,自信心也無從建立。所以,父母要鼓勵寶寶的好奇心,為寶寶提供一個探索和認識世界的環(huán)境,并加以適當的看護和引導,讓寶寶自己在好奇中獲得經驗,在探索中提升能力。
溫馨小提示
游戲中要隨時隨地鼓勵寶寶,對任何人來說,成功的快樂都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對第8個月的寶寶來說也是如此。在游戲當中,如果寶寶能夠按照要求做得很好,爸爸和媽媽就要隨時隨地鼓勵寶寶,不但不要吝嗇對寶寶的表揚和夸獎,而且還要運用豐富的表情、由衷的喝彩,甚至興奮地拍手或豎起大拇指等動作,讓寶寶在強烈的親子氣氛中,充分體驗成功的快樂。寶寶獲得的良好情緒可以不斷地激發(fā)對游戲的興趣,進而促進寶寶形成自信的個性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