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錯誤中成長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作者:李躍兒


但是人這種動物必須是在錯誤中成長的動物,人的成長過程也就是試驗錯誤的過程。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有一種懼怕錯誤的觀念在我們的家長心中生了根。就像這位母親,不能允許孩子哪怕犯一點點錯,一出錯就非打即罵。在學校,也有許多與這位母親觀念相同的老師。

這是我想不明白的,我們?yōu)槭裁磿羞@樣的觀念?因為道理太簡單了呀,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樣的話我們說了都幾千年了。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不失敗怎么能有成功呢?正確與錯誤也是這樣,它們就像孿生兄弟一樣,沒有錯誤也就沒有成功。錯誤是有價值的,學校與家庭應該是一個允許孩子犯錯誤的地方。你只要考察那些成功者的經歷,差不多都是在大量的失敗、錯誤當中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即使這樣,那些所謂的成功者隨時都會面臨出錯,甚至失敗的可能。一個人,只要他活在世上,永遠都有出錯的可能。人們早都忘記這個道理了。許多家長以為孩子的大腦就像電腦一樣,出現的錯誤不及時處理就會越積越多,所以當孩子一旦犯了錯誤的時候,成人總是想讓他們刻骨銘心,永不再犯,甚至在孩子出錯之前就加以提醒,這樣做的后果是:孩子失去了認識錯誤和糾正錯誤的成長機會。

我們大人也會常常出錯,為什么要求孩子絕對正確呢?人的優(yōu)點總是伴隨著對于缺點的克服而生長出來的,一個缺點也沒有的人是平庸的。

課堂上,老師不允許孩子出錯;在家里,父母不允許孩子出錯。結果,孩子也就只能盡力不出錯了。為了不致出錯,他們只好收斂幻想,自我綁束,縮手縮腳。成人在禁止孩子出錯的同時,也使孩子失去了通向正確、通向成功的機會。當孩子一旦形成這樣的人格,父母就不愿意了,就會說哎呀,你看你看,你怎么一點想象力都沒有?一點探索精神都沒有?為什么膽子這么?。扛改覆蝗シ此甲陨?,卻毫無道理地責怪孩子。他們費了好大勁把孩子終于折磨成了膽小如鼠的人,現在,為了讓他們膽大,又開始新一輪折磨。

關于錯誤,還有一個兒童心理成長機制與成人對錯誤的看法是否正確的問題,就是說,我們成人認為的錯誤在孩子的精神成長機制中是不是也是錯誤?有時候,在成人看來是錯誤的,在孩子來說是成長中的一種形態(tài)。孩子不是一個沒有長大的人,而是一個內在機制與成人完全不同的人。即便孩子真的錯了,最好的辦法是不要先剝奪他“錯”的機會,而讓他親身感覺到自己的錯誤,這要比你直接告訴他不能這樣做效果要好。當然,如果遇到特殊情況,我們可以告訴他哪是正確哪是錯誤,給孩子建立一個關于正確和錯誤的概念。

孩子的心智需要用“錯誤”作為養(yǎng)料來促進成長,他們只有在“錯誤”之中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正確”。這就像糧食是人吃的,但它的生長非得靠糞便給養(yǎng)一樣。

所以,在我們中心,我們的口號是:在錯誤中成長。不光對孩子,對老師,對管理人員,連對我都是這樣要求的。新來的孩子不敢下筆,我們的老師就會說:某某同學,往錯畫,給老師犯個錯誤看看!畫成狗屎蛋都行!聽了這句話,孩子便一下子輕松起來,對技術的恐懼就煙消云散。孩子的教育,重要的不在于得出正確的結果,而在于走向正確的那個過程。這個過程最有價值,也最能使人幸福。

現在,凡來我們中心的家長都對我們的老師的精神面貌嘖嘖稱奇,說李老師,這里老師的狀態(tài)太好了,我們在其他地方都沒見過。

為什么呢?除了其他原因之外,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怕出錯。我也像鼓勵孩子犯錯誤那樣鼓勵老師出錯,所以我們的老師特別放松,很勇敢,精神氣兒特別足,工作對他們來說是幸福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