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晨,未滿3歲的嘉嘉在幼兒園門口號啕大哭,老師和阿姨怎么哄勸都不行。我問他阿姨怎么回事,她說不知道?!氨緛矶己煤玫?,剛才出樓的時候,園長看見我們,讓我們上她的車,她把我們捎過來。一上車嘉嘉就開始哭。園長是好心,我們這孩子真不給人家面子?!?/p>
我跟阿姨說:“你把嘉嘉再帶回8號樓,從那兒走過來,他就好了?!?/p>
阿姨和老師莫名其妙地看著我,不明白我在說什么??纯床煌L柨薜募渭螌嵲跓o計可施,阿姨只好按照我的提議回去重新走了一遍。果真,嘉嘉破涕為笑,平靜下來。
老師悄悄問我這是因為什么。我告訴她,這就是兒童的秩序感。嘉嘉每天早晨跟著阿姨從自己居住的8號樓走到幼兒園所在的5號樓,這是他生活的正常秩序。今天早晨園長用車帶他過來,打破了這個秩序,導致嘉嘉悲痛欲絕。
在每一個孩子的心里,都天生具有強烈的秩序感。這種秩序感,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之一,是他對于事物做出準確分辨與判斷的基礎,也是他建立道德意識的奠基石。
還在襁褓期,孩子往往已經要求周圍的事物有固定的秩序,一旦這種秩序被打破,比如原來放在鋼琴上的照片被挪到柜子上,孩子會感到不安,甚至莫名地哭鬧。
1歲之后,孩子對于秩序的完美,有著一種近乎頑固的追求。
*他們堅持每樣東西必須歸其“主人”所有,他人不得動用。不僅不愿分享自己的物品,家里其他人的物品也不能隨意交換使用。
*他們堅持拿到手里的食物或者其他物品必須是完整的。比如,孩子要吃蘋果,父母認為他不可能吃完一整只,擅做主張把蘋果切成兩半,孩子大哭著拒絕接受。給孩子買來冰棍,媽媽沒有征求孩子的意見咬了一口,孩子撒潑打滾,一定要媽媽把吃進去的冰棍吐出來,或者干脆把咬過的冰棍扔掉。畫畫的紙破了一點點他們也會傷心不已,要求拿一張新的完整的。
*他們堅持每個舉動,必須按照一定的程序,或者是自己的設計來完成。如果父母忽略了他們的要求,或者沒有準確理解他們的意圖,而導致事件過程的偏差,他們會固執(zhí)地要求“重新來一遍”。
孩子的秩序感來源于對環(huán)境的控制欲望,這種控制欲望的根源在于對未知未卜的恐懼。生活有序,孩子感到安全。一旦這個秩序有所變動,孩子感到未卜,就會產生焦慮和恐懼。只有一遍遍重復原有秩序,不斷鞏固安全感,直到孩子把握了這個秩序的恒定,內化了守恒概念,知道在一定范圍內的發(fā)揮不會影響后果,順利地度過這個階段,他才能進一步發(fā)展。
秩序感是道德意識的起源之一。當一個小娃娃為了沒有擺整齊的木頭塊兒焦急、為了掰成兩半的面包大哭時,那是因為他認為整齊、完整是“對”的,凌亂、兩半兒是“錯”的。事物有了“對錯”之分,行為自然也有“好壞”、“正誤”之分,孩子的自律感應運而生。孩子開始意識到什么是“標準”、“正當”的,開始把行為和后果聯(lián)系到一起。
如果父母不了解兒童秩序感敏感期的特殊心理和行為,誤以為孩子“小氣”、“慣壞了”、“成心找碴兒”,批評、斥責甚至鎮(zhèn)壓孩子的情緒反應,從而逐漸破壞孩子的秩序感,阻撓孩子對標準和完美的追求,也扼殺他們的自律感萌芽,導致孩子將來在遵守規(guī)則和發(fā)展道德感方面,出現(xiàn)各種障礙與問題。
理解并尊重兒童秩序感敏感期的特殊要求,盡量滿足孩子對事物固定秩序與完美無缺的追求。在這個時期,不強求孩子分享自己的物品,保護孩子的物權意識。
給孩子安排規(guī)律的生活,固定時間吃飯、外出、洗漱、講故事、睡覺,等等。規(guī)律的生活給孩子安全感,有助于他們遵守規(guī)則。
當孩子因為某樣“秩序”被破壞而哭鬧時,平靜地陪伴他、傾聽他并予共情,而后協(xié)助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果孩子要求“重新來一遍”,不妨花費幾分鐘時間按照他的設計重新來一遍,否則你可能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來平息他的不安情緒。
別擔心孩子會因此變得“小氣”、“浪費”、“任性”。這只是兒童發(fā)展的必經階段,不會一成不變。我們需要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階段,以便今后更加健康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