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伽門農號是1795年早期英國派去中途攔截法國護衛(wèi)艦隊的14艘航船之一。當雙方艦隊都出現在對方視野的時候,法國護衛(wèi)艦隊決定后撤,在這過程中有兩艘船激烈地碰撞在了一起。其中,希望號由于碰撞毀壞比較嚴重,明顯已失控。
納爾遜抓住了機會,在更近的距離內對有84門重炮的戰(zhàn)艦進行了兇猛的攻擊,每一門重炮都裝了兩發(fā)彈。他接著連續(xù)兩個小時在法國護衛(wèi)艦隊船只的船尾來來回回,對其進行猛攻。在那樣的情況下,海軍上將霍瑟姆向納爾遜發(fā)出信號,要求他趕緊調頭回到自己的位置,不要再管那些回來營救他們戰(zhàn)友的法國護衛(wèi)船。這一情景讓人很容易就把納爾遜與頭腦靈活并具有出色的航海技術聯系在一起。
納爾遜奉命保護皇家海軍的基地科西嘉島。這又是他的一次成功,不過在這次護衛(wèi)中,納爾遜被一顆彈殼擊碎的胸墻碎石擊中右眼,導致右眼失明。盡管他受了傷,可第二天他就開始回到他的崗位繼續(xù)作戰(zhàn)了。
在圣文森特海角戰(zhàn)役(1797年)中,15艘英國戰(zhàn)艦齊力擊敗了與其實力相當的27艘西班牙戰(zhàn)艦。隨著越來越多的西班牙戰(zhàn)艦出現在海平面,杰維斯元帥命令考德爾船長不要再大聲地數出這些船的數目了,并說:"好了,不要再數了,看來失利是必然,事已成定局。如果真有50艘船來了,我們就直插過去拼了。"
他們的戰(zhàn)艦在離葡萄牙海岸不遠的地方匯合了,這時候西班牙的艦隊正在往加地斯前進。杰維斯元帥利用突襲撕破了西班牙艦隊的防線,然后命令他的戰(zhàn)艦一個接一個地改變航向(逆風航行)以防突破口關閉。納爾遜操縱的船是戰(zhàn)線上倒數第三個,他發(fā)現這種策略并不能很快有力地阻止西班牙艦隊逃跑。于是,他果斷決定暫不執(zhí)行杰維斯的命令,而是掉轉船頭沖向西班牙艦隊的前方,攔住其去路。然后他向西班牙艦隊開火7次,西班牙艦隊中擁有當時最大的水面戰(zhàn)艦--特立尼達號,裝備130門主炮。圣尼古拉斯號受到了重擊,部分桅桿與船舵已經被嚴重毀壞,納爾遜帶領著軍隊登上了圣尼古拉斯號,轉而使之靠近了圣約瑟芬號,在圣尼古拉斯號失控前又帶頭跳上了圣約瑟芬號,他們俘獲了西班牙的兩艘戰(zhàn)艦。在西班牙艦長投降后,納爾遜仍然留在甲板上,過往的每一艘英國艦艇向他不斷地歡呼致意。他非同凡響的才能后來被幽默地稱為"納爾遜登上敵船的專用通道"。
納爾遜這一次使自己名聲大振,很快他被任命為艦隊司令官,直接管理艦長。盡管他并沒有什么資歷,但他卻敢冒險違背杰維斯元帥的命令。如果他失利了,將會受到軍事法庭審判。幸運的是,西班牙艦隊被英國艦隊追上了,盡管西班牙艦隊擁有更多的兵力,但卻被擊垮了。杰維斯也對納爾遜大加贊賞。
納爾遜的好友密涅瓦號的卡斯伯特·科林伍德艦長也在那艘戰(zhàn)艦上,不過當時他叫托馬斯·哈代,還不是艦長。皇家海軍勝利號也被大眾認為是軍艦中的佼佼者。納爾遜因此被授予爵士之位并被提拔為海軍少將。
同年,他在一場位于加那利群島、企圖掠奪西班牙財寶船的戰(zhàn)爭中失利,右臂粉碎。他竟然沒有經過麻醉便將右臂截肢。第二年,他率領船只橫穿地中海,去追蹤將拿破侖送往埃及的法國艦隊。尼羅河海戰(zhàn)是納爾遜最令人驚嘆也是他最重要的戰(zhàn)役之一。
尼羅河海戰(zhàn)
拿破侖在1798年7月2日這一天占領了亞歷山大港。他特別敬仰亞歷山大港的創(chuàng)建者--亞歷山大大帝,認為在遠古時代創(chuàng)立亞歷山大港是亞歷山大最輝煌的時刻。7月24日,拿破侖的軍隊繼續(xù)向開羅挺進。當納爾遜聽說法國艦隊在尼羅河西邊出口的阿布齊爾灣時,他仍然在西西里島東海岸的西那庫斯。于是他馬上起航。8月1日,一個英國望臺發(fā)現了正在停泊的法國艦隊。這些法國人早已架好了大炮以保他們此刻停泊安全。接下來發(fā)生的一切卻使拿破侖丟掉了一個建立東方帝國的良機,也使他失去了海上的戰(zhàn)斗力。從某種意義上講,世界的未來取決于這個時刻的一個關鍵人物--納爾遜。因為若是納爾遜失掉了埃及,150年后就不會有一個抵抗納粹的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