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批恒星誕生之前,宇宙是一片原子的海洋,主要是氫原子。巨大的恒星開始發(fā)光后,其輻射四處傳播,將電子踢出原子,使之電離。逐漸地,每個新恒星的周圍都圍繞著一個電離氣體的氣泡。恒星能量越大,產生的氣泡就越大。恒星的能量只能影響有限范圍內的氣體,但這些恒星的體積和能量是如此巨大,它們造成的電離氣泡可能有數萬光年大小。
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圍繞著兩個不同恒星的氣泡會偶爾相遇,一旦如此,里面的所有物質都會處在兩顆恒星共同的輻照之下,被兩倍的能量所激勵。氣泡擴展得更為迅速和龐大。這意味著有很大的可能這個擴大的氣泡又和另一個鄰居相接,于是整個過程進一步加速。經過相對短暫的時間,在原來充滿中性氫的宇宙中,99%以上的物質都被電離了!
黑洞,一個單向的旅程
這種最初的電離相當不合邏輯地被稱為“再電離時期”,它的產生還有另一個可能的原因。包括我們星系在內的幾乎每一個星系,其中心都有一個大質量黑洞。黑洞是大質量恒星坍縮的產物,它的引力是如此之強,即便光也無法逃離出來:它的逃逸速度太大了。逃逸速度的概念一目了然,就是一個物體要脫離某個質量更大的物體的重力場時,所必須具備的速度。最終,一個坍縮恒星的逃逸速度會達到每秒300.000千米,即光速。光是宇宙中最快的,而當光都無法再從那里傳出,那么在這個古老恒星的四周就會形成一個禁區(qū),沒有任何東西能從那里逃逸。當然我們無法直接看到黑洞,因為它根本不發(fā)出任何輻射。但我們可以確定它的位置,因為能夠探測它對其他天體的引力效應,例如當黑洞是雙星系統(tǒng)的一個成員時。
結果是黑洞與其周圍被割裂開來。因為任何輻射都無法逃出,所以我們沒有辦法探索其內部,而只能猜測里面的情況。如果掉落到黑洞里自然是有去無回,所以我們強烈地建議不要這樣做??茖W家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詞叫“抻面條”來形容這個過程,相信任何人想到這點就都不會貿然前往了。
黑洞通常是由大于太陽質量8倍的恒星坍縮形成的,而在星系中心,等于數百萬個太陽質量的巨大黑洞可能另有來歷。這些龐大的黑洞可能是在宇宙非常早期的階段形成的。如果這樣,那么第一縷光線可能還不是由恒星發(fā)出的,而是物質掉落進黑洞時被加熱的結果,這也足以造成普遍的電離。如果是這種情況,那么這些黑洞依然存在著,在目前仍然隱藏在星系的中心。現在還不清楚,這兩種可能的再電離機制中到底是誰在起作用。我們必須對這個時期有更多的了解,才有可能平息這場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