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不要談論宗教、政治、金錢和性?!北娝苤?,這些是很有攻擊性也很敏感的話題,而且?guī)缀趺總€人對這類話題都有屬于自己的、很感性的、很個人的觀點。本書卻背道而馳,討論的卻是兩個相互對立的話題:金錢和宗教。
2006年夏天,我和妻子金從美國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坐飛機到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杉磯,去參加一次佛教聚會。我和妻子是受妹妹埃米·清崎之邀,她則以她的法號丹增·卡雀參加此次聚會。
我和妻子金都不是佛教徒,我妹妹埃米以前也不是,至少在我們年幼時她還不是。清崎家的四個孩子從小都是作為基督徒養(yǎng)大的。但埃米在三十多歲的時候皈依了佛門,取法號丹增。如果你認識童年時的埃米,你絕不會想到有一天她會成為比丘尼。
至少我從沒想到會這樣。
我們的司機把轎車停在吉布森劇場門口。一路上都是和我們一樣來參加聚會的人,綿延了好幾英里。我所說的“人群”包括的范圍很廣,如嬉皮士、雅皮士、技術(shù)工人、城市地痞及一些看起來很普通的人。人群里還有各種種族和膚色的人。我們還看見很多怪異、很多保守的發(fā)型,還有光頭,和我妹妹一樣。大家的衣服也很有趣,有些看起來就像是從教會廉價商店買來的,還有些又像是從附近極為奢侈的羅迪歐大道買來的。
司機剛把車停在劇場門口的時候,我開始覺得很不好意思,感覺自己不合時宜。司機為我們打開車門,讓我和金下車,車外滿是擁擠的人群。
豪華轎車開走了,我和金被人潮淹沒。我們完全不知該往哪走。我妹妹正在后臺忙著,沒時間來接我們,我們只知道有人會拿票給我們。這時,有一個歐洲修道院的修女,剃著光頭,身著勃艮第長袍,過來迎接我們。她帶我們繞過人群,走到一個側(cè)門,此門專供重要人士出入。沒過多久就有人帶我們?nèi)胂?,坐在前排的中間,和一些好萊塢名流坐在一起。金的旁邊便坐著好萊塢女明星。
觀眾們紛紛入座,劇場里的燈光淡了下來,觀眾也靜了下來。當幕布拉起的時候,我驚覺竟是我妹妹走上幕前,介紹此次活動。此時我才知道她是這次聚會的組織者之一。
聚會快結(jié)束時,另外一位比丘尼把我和金接到后臺。在那兒我才看到妹妹,她站在兩條很大的舞臺幕布中間,神采奕奕、滿面笑容,并示意我們過去。我們兄妹上一次見面還是幾個月以前。我們朝她走去,雖然還有一定距離,卻已經(jīng)感覺到她的熱情和關(guān)愛。
我們是第四代美籍日本人,家中有四個孩子。我們的先輩在19世紀80年代來到夏威夷,在糖場和菠蘿種植園里勞作。盡管我們是在兩種文化背景下長大,又是美籍日裔的第四代,我卻認為我們更像美國人而不是日本人。我們的父母會說日語,幾個孩子中卻沒一個會說日語。